玩變形機器人玩具時,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用替代零件變形?

變形機器人玩具有時候用「替代零件」輔助變形。例如機器人的腳要變成車子,但是技術或成本無法支持讓腳掌直接轉換角度成為駕駛艙,所以用另一個零件代替。 我猜測多數人都跟我一樣,如果可以的話寧願選擇「真正的變形」,而不是這種「替代零件變形」。如果我可以直接扭轉腳掌的角度,讓它變成駕駛艙,豈不是更讚? 問題是…

【評書青鳥】建築和人都會衰亡,但東京總在廢墟裡重生

文/華正函、李岱樺 去年春季,李清志在進行巡迴演講時問總編曾文娟「下一本要寫什麼?」,並提出一個概念:從A到Z、地標、項目並以百科式的方式描寫東京。原本的計畫要用這個概念寫一本書,但因資料過於「豐盛」、無法割捨,使得排版完成後竟有六百頁,最後分成兩本。在東京漫遊的時候,相當容易發現一株容易看上眼的植…

從《移動迷宮》到《一級玩家》──2018年的二十四部小說改編電影(上)

編譯/陳慧敏 小說迷注意!2018年至少有二十四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躍上大螢幕! 今年將是科幻小說迷和電影迷最幸福的一年,作家揮灑在紙面的想像力,要如何化為真實的影像,不只是粉絲期待,連作家本人都十分興奮。預計要上映的科幻電影有六部,包括:《移動迷宮:死亡解藥》、《滅絕》、《時間的皺摺》、《一級玩家》…

想成為硬漢,重點不是弄一套無所不能的鋼鐵裝

文/臥斧 日本動畫監督富野由悠季 1979 年推出《機動戰士鋼彈》(機動戦士ガンダム)動畫影集時,收視率不算好。 當時大機器人動畫的收視族群年齡偏低,贊助廠商的玩具設計也以低年齡消費群為主,但《機動戰士鋼彈》的劇情比較寫實,所以觀眾的反應不佳,原訂的製作集數也因而被縮減。 所幸好東西還是能活下來。 …

曾被遺棄的毛孩子與承載夢想的古董店:民宿 Antik 裡的 Kamiyu

文/葉潔如 踏入已結束一天生活的中央第一商場,將嘉義市中心人潮喧擾的文化路夜市留在腳步後,這裡有著褪去過往成衣年代風華的寂靜,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布料行與鈕扣店。Antik 靜立在市場內小圓環的一角,看似不起眼的外表卻讓人不自覺想要一探究竟。 「Antik」在德文原意裡指的是古物、古老,而一打開Ant…

日本有鋼彈,我們有八卦山大佛!!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azuyoshi Kato 文/鳳梨 國小的時候,四驅車很紅,如果霹靂車是西方智慧車輛的代表,那豪烈兄弟就是日本智慧車的最高傑作,旋風衝鋒龍捲風一喊出來,小小一台四驅車就可以飛越各種障礙,突破馬力限制。(日本動漫角色打架很辛苦啊,喉嚨不好那天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