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勛;筆訪/犁客 投資理財怎麼想都牽涉到數字,自認沒有數字天賦或者不諳財經背景,常常就覺得自己與投資理財無緣。不過,李勛不這麼認為。 李勛大學時領到的生活費是每個月5,000元,「要怎麼用得精準、還能存款」成為李勛思考理財的起點。在他的作品《25歲存到100萬》裡,李勛分享了建立理財觀念的心得…
文/有田媛 兩週前在圖書館的寫作類書架上,找到這本《作家生存攻略》,首先是被它的書封設計所吸引,一名略顯煩惱的輪廓伏案於桌,身邊的幾何色塊如同這位先生/小姐,正在思索如何排列組合他/她的文章。而「作家生存攻略」的「作家」、「生存」、「攻略」,每個關鍵詞彙都吸引到正想要了解寫作的我,組合起來的概念也特…
文/犁客 昭和8年,也就是1933年,他在東京出生──當時那裡叫「大日本帝國東京府」。那個年代,日本還是台灣的殖民母國,台灣仍在日治時期。他出生後,母親在坐月子時逝世;未滿周歲,他就被父親帶回台灣。 他的家族是商業世家,相當富裕──他讀的國小是「建成小學校」,當年大多是日本孩子讀的;祖父母為了讓他調…
文/犁客 有的人喜歡錢。有的人喜歡權。有的人都喜歡。有的人都不喜歡──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 喜歡錢或喜歡權的原因不難理解,但有時一個人喜歡錢到某個程度,例如已經擁有這輩子花不完的錢了但仍一直在想怎麼掙錢的那種人,不免就讓人覺得好奇──喜歡錢的原因大抵就是在資本社會當中,錢可以買到很多很多,但如果我已…
文/坂口孝則 譯/吳怡文 說到未來預測,大致會有兩種類型,一是「空中飛車在街上來回穿梭」,一是「賀年卡在往後十年內將越發減少」。前者是戲劇性的描繪日益改變的現代社會,後者則是描繪實際但平凡的變化。 我們可以試著將這些預測套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打破既有觀念的激進預測,比較難想像要怎樣落實在實務上,但只有…
文/宋尚緯 有些人要求我 二○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有些人要求我 過點體面的生活 譬如問我 你為什麼不反抗呢 如果是我,我會 讓自己成為銳利的刺 他們這麼說著 一邊舉起自己朝我刺來 有些人要求我 有病得治,得吃藥 得接受大家的好意 憂鬱也要憂鬱得體面一些 才能夠得到大家的同情 你為什麼不振作呢 他們這麼…
撰稿、攝影/黃婉婷 兩年前初讀《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是人生走到某個「坎站」的時候。 那是十一月,同儕陸續步入職場,展開新的人生體驗。錯過六月求職旺季的我,仍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徘徊,為圓記者夢,自主採訪寫作月餘,媒體面試機會卻杳無音訊,不由得懷疑起自己:這樣的堅持到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