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當編輯是因打算實踐理想,有人當編輯是因灌注滿腔熱情,有人當編輯是純綷為了混口飯吃,也有人當編輯是因喝醉酒⋯⋯嗯,好喔。 這個因為喝太醉答應當編輯的人,因緣際會參與了八零年代台灣本土漫畫努力想要出頭及日本商業漫畫在正版時期之前的最大盜版反撲、參與了幾位重要本土漫畫家的作品及漫畫雜誌、替國內讀者引進…
衣服裡頭大多會有個「洗標」,用簡單的圖示和文字告訴你該怎麼洗這件衣服,例如不要用超過60度C的水、不可以燙、不要用漂白劑⋯⋯等等,有時,有的洗漂會調皮(或誠實)地標明:「拿給你媽,她知道該怎麼做。」 媽媽好像很萬能,媽媽也常常很萬能,但一個女生怎麼可能因為變成媽媽就突然變得很萬能?很多(或絕大多數)…
文/犁客 上個世紀有段時間,大家都讀武俠小說,早一點開始的可能從柳殘陽、還珠樓主開始,比較晚的至少也會趕上最有名的金庸、古龍,香港和台灣的觀眾天天守在電視前看小說改編的武俠連續劇,充滿動作畫面成為台灣讀者對香港漫畫的最初印象之一。 大約三十年前,台灣出現一本全本土漫畫雜誌《星期漫畫》,初期刊登三個漫…
文/犁客 1989年2月,一本漫畫雜誌在台灣書市出現。十六開本,內頁黑白印刷,不厚,最初連載的漫畫只有三部,價錢不貴,只要30元。 這本漫畫雜誌叫《星期漫畫》,從刊名就知道打算做的是週刊;雖然一開始只有三部連載,但那三位漫畫家都擁有怪物級的技法。 三十年過去,三位漫畫家當中,編繪《遲來的決戰》的曾正…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標題一:我的日子啊 標題二:願生為「潰爛王」 【經典也青春】最新單集上場,臥斧談鄭問《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首先鞠躬道歉,一場長達兩週的熱傷風,讓我的日子過得顛三倒四、記憶也跟著七零八落。 昨天應該要預告今天首播的最新單集,在一度想起後又忘…
鄭問是第一個進入故宮展出漫畫作品的國內漫畫家,他的早期、中期、晚期作品各有特色,融合水墨、水彩、油畫、數位工具,甚至連油漆、肥皂等等都材料都被拿來做過實驗。其實,「漫畫」在法國早就被認為是「第九藝術」,羅浮宮也和世界各地漫畫家有過合作,其中也包括台灣的漫畫創作者。 除了繪製的技法與材料之外,漫畫的內…
文/犁客 如果你因《風雲外傳:天下無雙》或者《漫畫大霹靂》被鄭問的畫技打動,那麼你可能是港漫迷、馬榮成迷、霹靂迷、布袋戲迷,或只是因為年紀很輕。 如果你因《鄭問之三國志》被鄭問的畫風震懾,那麼你可能是三國迷、遊戲迷,或者就是因為好奇:三國遊戲百百款,但很難得看到一款會把角色繪師名號放在遊戲名稱上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