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 不得不回望的那些當下,名為成長:《我的奮鬥:父親的葬禮》講座側記 發表於 6 10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記錄整理/洪啟軒 講座開始由主持人陳蕙慧勾勒與陳玠安相識相知的緣分,也預告了他的下一本新書《問候薛西弗斯》,即將在木馬文化推出。她也如此評介陳玠安的作品:筆下的文字不只是文學,還有音樂的流動性,並感受到他努力對抗著世界強大的侵襲。 完整文章
專訪 年少時代,喝下一瓶文學能量飲──專訪陳玠安 發表於 15 9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記錄整理/鄭博元 大疫之年,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被改變了,人心也隱隱著透出對未來的不安。此時,透過文學、閱讀探尋一方平靜,是一劑良藥。「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系列講座,將邀集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閱讀與創作的啟蒙。自9月起至2022年2月,將於文房.文化閱讀空間展開一系列的精彩對談。 文學能量飲:「抓周」與「補給」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獨立」音樂誰說的算?──金音獎與獨立音樂 發表於 25 11 月, 2016 By 青鳥 Bleu & Book 記錄、整理/尤騰輝 由青鳥書店企劃的「獨立」系列講座,由閱讀、電影乃至音樂三個文化產業領域,透過不同面向的對話思辯,刺激每個獨立主體對同件議題的各自想像。而獨立系列的第三場〈「獨立」音樂誰說的算?從台灣音樂獎項談獨立〉,以音樂為題,談論音樂獎項對音樂場景的影響。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書店連線】練習搖滾精神,探索生活況味──陳玠安X閱樂書店 發表於 1 8 月, 2016 By 閱樂書店 圖片提供/Fanily 文/程小珍 「搖滾」二字,若真要拿來談,我們能說的可不僅只於音樂。音樂玩家們肯定知道,搖滾跟人物、生活態度甚至是品牌都有相當程度的關聯;因為它著重在「精神」以及「態度」的延伸,可抽象亦可具體。主講人陳玠安,身兼樂評人、作家二職,他的音樂文學歷史,可追溯到他青少年時期。或許就從那樣的恣意青春歲月,造就了他對文字的敏銳度,也讓音樂真實的融入生活,成為他情感的一部分。 完整文章
閱樂書店書沙龍 【閱樂書店書沙龍】想要樂評寫好,必須對音樂近乎變態地如痴如醉 發表於 14 7 月, 2016 By 閱樂書店 圖片來源:Pixabay 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音樂書寫這條路,蠻折磨人的。 如果你不是發自內心、近乎變態的對音樂如癡如醉,那麼,寫一篇樂評,可能會比寫一本博士論文還要來的痛苦。 這是因為,一篇好的樂評,除了要有豐厚的音樂聆聽經驗外,如何將這些灌入耳朵的音符,化作令人醉心的文字(最好是不要充斥著形而上、過度敘述性的無謂文字),是這些幾乎每天都要在音樂人與讀者間取得讚美與尊重的人,必須絞盡腦汁去發想的。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