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地寫年代之書,2016年7月首先推出七◯年代,三個月後的10月續出版五◯年代,最近又出版六◯年代,聽說八◯年代也完成了,短短幾個月內,筆耕不輟,寫了四個年代,四十年彈指而過,老當益壯有夠壯。 日前把新出版的《回到六◯年代──六◯年代的爬山精神》一口氣讀完。延續之前《回到七◯年代──七◯年代的文藝風…
生命不會空過,即使只是一朵小花,也可以自在開花!──黃明堅 1. 和黃明堅相識經過,可用「偶然」形容之。 有一天,在《新書月刊》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 「周總編嗎?」聲音很年輕、很有精神。 「是呀。」我應道。 「我是黃明堅,準備辦一本跟企管相關的新雜誌。」 黃明堅?我讀過她翻譯的暢銷名著《第三波》,…
狂熱比努力更重要,努力需要毅力來支撐,但是狂熱能讓人樂此不疲。 ——蔡志忠 1. 「誰不認識蔡志忠?」 此生最怕沾上知名人物,可這回,想不沾蔡志忠的光,也難。 都怪蔡志忠最近出版了自傳《天才與巨匠》,他在2016年9月4日的《深圳晚報》上的專訪中,提及那本《蔡子說:蔡志忠的半生傳奇》和我結緣的往事。…
文/果子離 要結交作家朋友,就去當編輯;要樹立作家仇人,也去當編輯。朋友仇人一線牽,界線在於用稿或退稿。用了,一切好說;退了,愈描愈黑。用白話講就是:稿子刊了用了,什麼都是;反之,什麼都不是了。編者和作者之間互動微妙。以上法則,同樣適用於出版社操生殺大權的主編、總編或老闆和作者之間。 爾雅出版社負責…
緣起 醞釀多年,終於踏出「人生畢旅」(人生的畢業之旅)的第一步。 事情的起念,極其單純:「老」了。 相對於高壽時代的老人而言,常見他們八、九十歲了,毋需枴杖,到處行走,令人好生羨慕。因此,年方七十六歲的我,哪敢言老?每次外出坐車,有人善意讓座時,心想:我真那麼顯老? 不服老,固然好,但歲月從不「騙」…
文/犁客 臺上兩人以和聲方式唱起民歌〈夢田〉的時候,臺下的觀眾拍起了手。唱歌的人或聽歌的人都可能有過這種經驗,那是一種「自己欣賞的民歌手唱出自己欣賞的歌」時的愉悅;奇妙的是,這回這件事沒發生在演唱會,而在新書發表會場。 唱歌的人,是作家郭強生。 2015 年底,郭強生出版最新散文作品《何不認真來悲傷…
編輯工作是生命的浪漫或是生命的浪費?對友人某,可能是帶點浪漫的想像。她跳槽到另一家出版社,原因是原先的編輯生產線只處理翻譯書,她憧憬「能見到作家」的工作。 廖志峰以資出版人身分,告訴大家,編輯不是想像中的浪漫行業。《書,記憶著時光》第一篇就用「倉庫」當標題,鎮住整本書。 編輯生涯是,廖志峰形容的對,…
談到《爾雅作家日記》系列,2002 年打第一棒的隱地說,雖然寫得昏天暗地,十分辛苦,但一寫四十萬字,創作力量一發不可收拾,日記出版之後,每天總要寫些文字,不寫若有所失,因此五年內就出了八本書。 隱地鼓勵大家寫日記,不管出不出版。 聽到寫日記有這好處,我心嚮往。我一向筆慢,無毅力,若借日記之寫作讓筆愈…
我們在長灘島上的 EPIC 餐廳打卡。我們在金鳳凰酒店打卡。我們在 Jonah’s 冰沙前打卡。我們上傳美食照片。我們上傳風景照。我們自拍。我們上傳十秒鐘錄影。我們檢查讚。我們說 awesome。我來了。我不算來了。我要到你按讚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來了。 我們又在 EPIC 餐廳打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