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仍然留在香港的,包括我,很多流亡海外的,或者現在在監獄裡的朋友,縱使你們沒有機會看得到,但我很希望,我祈求天父,單單是這部電影的存在,都可以給予你一份安慰,一個擁抱。」 香港反送中運動紀錄片《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時,如此說道。該紀錄片以鏡頭替香港人記下這一段血淚…
文/愛麗絲 「坦白說,雨傘運動後期沒什麼可做的,只是每天都待在佔領區裡,你也知道終有一天是會被清場的。當時我們幾個大學同學去吃鍋,覺得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挺好,也滿幸運找到出版社幫忙,」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的阿木,曾當過一年記者,從自己與朋友的人脈裡,招攬幾位志同道合的媒體工作者組成「傘下…
文/何明修 迷團之解答 本書開頭是以六個圍繞著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的知識迷團出發。兩場運動的出現都是未預期的,即使當初持續關注的參與者也沒有料想到佔領會突然登場,與後續的轉折。兩場運動也構成了歷史的轉捩點,太陽花運動後的台灣與雨傘運動後的香港都被粗暴地推向另一個通往未知的軌道。在此,將先以解答六個迷…
文/陳冠良 張得志,可以說你不得善終嗎?你一輩子拒絕並閃避任何形式的羈絆與牽掛,但如此獨善其身,鄙棄溫馨情愫、悲憫情懷的你,終究還是免不了有未完的計畫,未了的俗願。你對人生的態度就像那首你聽得厭煩的流行老歌〈瀟灑走一回〉,你可以拿青春賭明天,但無意體會人間憂傷。可是,濁世如斯攪渾,翻滾一遭,你到底沒…
文/相田彥一 攝影/Kei So 國際知名的香港作家也斯告別人間年餘,關於他的活動與著作,比他生前的參與的、出版的更多、更頻密,彷彿仍未話別。 台灣「香港週」在(2014年)10 月下旬開始,以多種藝術形式展出也斯詩作,又邀請文化人梁文道等人念詩,遙遠呼應記憶猶新的歷史,以及香港的雨傘運動。今年,也…
文/蔡倩怡 & 張鐵志、記錄/迦南、攝影/Satgle Ko原文刊載於《號外》二月號,已獲授權轉載 一場雨傘運動,讓我們看清每一個人的內心,剔透利落。例如何韻詩。阿詩被捕時,我想,大抵撼動了許多人的心,看見一個歌手,能夠為香港走到這一步。阿詩去年開始在報章寫專欄,不論文筆或是內容,都絕對不…
整理/楊念穎 好書可以跨越時間,閱讀可以跨越年代,大叔的閱讀意見,一樣也是越陳越香,尤其是三枚同樣都是行腳世界閱歷豐富的大叔,能問的問題更可以上天下海。 在2014年10月2日,大叔與在場聽眾,談書、聊教育,也一起從年輕世代的激情裡,反省自身的認同與價值。馬家輝笑說自己原來不過是來台灣追星(李敖)買…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Jim Fischer 文/怪熊 港府一個不小心,本能連消代打「挺」過的學生抗議,在天橋與大樓間燎原,演變成大規模市民運動。從中環到銅鑼灣,零星自發的港民與有組織經驗的運動者,「串謀」出六、七處聚集點,任憑港警橡膠彈和催淚彈齊發,天瀑雷雨,人潮散了又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