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 愛、戰爭、與救贖:從文本間性角度解讀電影〈神力女超人〉

從榮格的神話學的角度而言,神話的人物、神話的母題、神話的原型、神話的歷險,永遠不死!無論時光的流逝,這些偉大的神話元素,死而復生,生而復死,在每個時代中,永遠生生不息的展現出他們迥然不同於以往的風貌!隨著不同時代人類文化的流變,以及時代精神的變遷,和流行文化的轉換,他們會隨著幻化變形!於是乎,我們會…

12/29【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死亡迷宮、陰性書寫、實相救贖:從榮格心理學解讀電影〈情遇那布勒斯〉中的愛欲與文明

生命中真正的救贖,不外乎去面對生命裡的實相! 人類有時為了延續生存的動能,會自然地忘卻自己原生生命之經驗的創傷,更甚者則會進入解離人格的狀態,以便逃避那自我所無法承受的生命打擊,與自我世界的崩裂!在面對生命的危機時刻,生命的轉化與變形,似乎就必然地成為必要的逃逸路線!這種現象,這種生命本能的反應,可…

10/6【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宗教、想像力、救贖:從存在心理學的角度解碼柏格曼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

柏格曼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是一部充滿文學藝術的精神與靈韻的作品!透過「互文性」的技巧,編導神奇地將古今作品,穿梭自如地編織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於是乎「明眼的」觀眾,在觀賞這部電影時,無不內心驚奇;心神迴盪,目不暇接的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震撼,嘆為觀止的沉迷在這部充滿文學用點與互文交涉的偉大藝術作…

9/29【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慾望、主體、毀亡:從精神分析解讀三島由紀夫電影〈愛的饑渴〉

愛與死的主題,是日本文學的主要特色。閱讀日本文學時,敏銳的讀者必然可以感受到作品的這種傾向與特色,尤其是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中,更是如此,到處無不瀰漫了這種愛與死,正反兩方非同尋常的糾葛與交織在作品的美感意識中,與神秘的連結中,宛如樂曲的兩種主調,不斷相互激盪、穿梭、流連、翻轉,然後直至最終來臨的死亡,…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讓空間悄悄說話:溫子仁《厲陰宅2》的恐怖風格

文/張耀升 近幾年,溫子仁除了自己導演的驚悚片與恐怖片無一例外地獲得成功之外,由他監製的恐怖片如《安娜貝爾》、《鬼關燈》也同獲好評,一系列恐怖片的成功使他晉升當代恐怖大師。在溫子仁之前,恐怖曾有一段時間的沈寂,陷入窠臼難以突破,溫子仁的恐怖與以往恐怖片有何不同?是藉由哪些電影技術來形塑「溫式恐怖」風…

【犢講座37 現場傳真】打架之必要、吃飯之必要:伊格言談侯孝賢導演的電影語言

文/林宣瑋 《聶隱娘》讓侯孝賢導演的電影語言又成為藝文界的當紅話題,其呈現手法讓一些觀眾覺得難懂、匪解,看完之後仍是一頭霧水,但同時又有一批觀眾覺得這正是侯孝賢的電影美學,無須多說,一切盡在畫面中。而「侯孝賢的敘事手法」甚至引起了文人楊照和王丹在臉書上的爭論,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作為一個忠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