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以幽默大師聞名,鮮少人注意到他的人生充滿艱辛

文/王薀老師 在西方的著名作家中,馬克.吐溫無疑地具有決定性的地位,近代冠予他許多褒讚的名稱,例如有人形容他是塞凡提斯的化身,甚至於有過之,塞凡提斯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學家,《唐吉訶德》便是出於他的筆下。也有人形容馬克.吐溫是美國的荷馬,荷馬是希臘文學史上極重要的一位詩人,一生創作了很多詩集,著名的《…

史蒂芬.金的書單內容總是變來變去,但這幾本是他堅持的最愛

編譯/暮琳 身為愛書人的困擾除了沒錢買書、沒時間看書、沒地方放書之外,突然間有錢了、有時間了、藏書電子化了,卻頓時不知道該從哪本書下手也是常有的事吧。這種時候,所謂的名作家書單大概便成了選書的方便指南。跟上心愛作家的閱讀腳步一方面可以避免「踩雷」,另一方面更富有與大師產生連結的滿足感。然而,要交出「…

這部小說美化自殺、那部小說促進恐怖主義?青少年小說有沒有這麼可怕!?

編譯/暮琳 台灣在推動中小學性教育的過程中,讓人最哭笑不得的家長抱怨恐怕就是引起全國網友高度關注的:「課本闔上時男女生的生殖器會碰到」。這類在大眾看來幾乎是歇斯底里的評論除了凸顯社會新舊觀念的衝突外,另方面也讓家長心中永遠的難題再次浮上檯面:「究竟該讓我們的小孩知道多少?」 孩童與青少年到底有沒有足…

【閱樂書店書沙龍】好的小說不但寫了角色情節,也寫了時代──夏目漱石《彼岸過迄》

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可能是受過幾年史學訓練的關係吧,我在閱讀一本書籍時,經常會將目光停留在文本中的某些事物上,反而忽略全書的整體脈絡性。這種習慣,在閱讀一些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特別是幾十年以上的經典)時,更加明顯。例如,《頑童歷險記》裡撞到主角木筏的蒸汽船;《西瀅文錄》中對於1920年代上海百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