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柏青 親愛的,我們會怎麼想起這些年,用惆悵的,還是說到要緊處仍不免咬牙切齒的口吻,那回望的眼神,是絕決還是空洞,或者水光閃閃,仍然柔情一腔?我們怎麼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後重新敘述這一段此後屢屢回溯會被行形容為「歷史的火車頭就此轉向」、「像躺在鐵軌上眼看遠處大燈破霧就要大舉輾來」的…
文/陳柏青 親愛的,我們會怎麼想起這些年,用惆悵的,還是說到要緊處仍不免咬牙切齒的口吻,那回望的眼神,是絕決還是空洞,或者水光閃閃,仍然柔情一腔?我們怎麼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後重新敘述這一段此後屢屢回溯會被行形容為「歷史的火車頭就此轉向」、「像躺在鐵軌上眼看遠處大燈破霧就要大舉輾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