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1923年,罹難人數約14萬人的關東大地震發生後,川端康成曾和芥川龍之介及兩位文友特意前去淺草的吉原觀看災情。 芥川比川端大上七歲,當時名氣很大,但同行的川端似乎因為這次看到芥川面對死傷慘重、橫屍遍野時仍腳步輕快、態度冷靜地凝目注視頗為不解,即使之後曾與…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很晚才看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看完之後把先前讀過的原著小說〈妳一生的預言〉(Stories of Your Life)翻出來,重讀了一遍。 〈妳一生的預言〉是姜峰楠(Ted Chiang)的科幻短篇小說,繁體中譯本收錄在同名短篇小說集…
文/犁客 「我喜歡去學校和孩子們見面。如果他們喜歡你的書,互動的時候會很興奮,你就明顯感覺到他們很開心;」朱薩克喝口咖啡,笑了出來,「不過,他們如果覺得你無聊,也會讓你明顯感覺到他們不想理你。」 享譽世界的《偷書賊》出版繁體中文譯本時,朱薩克曾經來過台灣一回;他沒料到再訪台灣,己經過了十年,大概也沒…
編譯/黃彥霖 2017年1月20日,全世界看著一個在競選期間掀起無數波濤、幾乎口無遮攔的地產大亨登上了全世界最有權力國家總統的位置。那天是星期五,是一個同時充滿節慶與動盪氣氛週末的開端,只是沒人料到週末還沒結束,新的一波巨浪又從白宮湧了出來。 週六晚間,新任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
編譯/黃彥霖 要讓一群科幻書迷打開話匣子最快的方法,就是請他們討論、或是選出一份心目中的科幻必讀書單。部落客卜朗默(Ryan Plummer)與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英語客座助理教授蒙森─羅森(Madeleine Monson-Rosen)日前在資訊網…
編譯/陳慧敏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當他們的著作成名,作品摘下文學桂冠前,他們也一樣是為五斗米折腰的老百姓,許多文學作家在成名之前,都不得不在餐館、在建築工地等打工,讓肚皮吃飽,才能支撐文學熱情,也有些大師曾是吃癟的業務員、生意慘淡的小診所醫生,這讓他們有餘裕,或者有更…
文/鄭宇庭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居民,會在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互贈書本與玫瑰;臺灣的六家獨立書店店長,也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準備了書單。他/她們為誰選了哪些書?為了什麼原因選那些書?倘若有另一個人看見他/她們的書單,認得出來這是誰選的嗎?以下就是他/她們選的書,以及某些拿到書單的人,對於選書人身分的…
編譯/陳慧敏 位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的馮內果(Kurt Vonnegut)紀念圖書館一角,禁書層層圍成書獄,「囚犯」就被關在裡面讀書。囚犯之一,是德堡大學圖書館館長普范恩(Rick Provine)。而這是響應美國禁書週的活動,由圖書館大剌剌擺出禁書,鼓勵路過的讀者一起閱讀,以捍衛言論自由。 Back …
文/陳榮彬 一九四二年,美國小說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幫紐約的皇冠出版(Crown Publishers)編了一本戰爭小說集,書名是《戰爭中的人:史上最佳的戰爭故事集》(Men at War: The Best War Stories of All Time),選集篇幅長達一千…
真想握著湯匙睡著。筷子經常拿來戳食物,以點破面,太尖銳了。還是湯匙好,有曲面,有底,有隔,像手掬著,能為你用掌心摀暖的,都適合掏心掏肺吧,木匙邊潤,瓷匙易聚暖,鐵匙什麼都能受,這個世界,需要一隻可靠的匙來盛著。我的一天像是水平面,只要一點表面張力的潰裂就能讓一切陷落起波濤,笑還是叫,一句話、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