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有些朋友同俺提過,他們「進不去」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小說。 所謂「進不去」有幾種不同的狀況。有的朋友無法理解帕拉尼克敘事的形式──他的敘述時序有時會非線性地跳來跳去,造成閱讀時對情節發生順序的紊亂;有的朋友無法理解帕拉尼克展…
文/犁客 「規則一,你不能談論鬥陣俱樂部。規則二,你不能談論鬥陣俱樂部。」 看過電影《鬥陣俱樂部》的觀眾大約都會記得「鬥陣俱樂部」的前兩項規則,沒看過《鬥陣俱樂部》的話不是太年輕所以應該要補點進度,就是錯過了好東西但不自知。但說起來《鬥陣俱樂部》這電影雖然有好導演和好演員,但當年的確賣座普通,它是靠…
文/犁客 《鬥陣俱樂部》裡,無名主角與泰勒德頓閒聊「你想和哪個歷史人物幹架?」時,無名主角說「甘地」,而泰勒的答案是「林肯」,因為林肯「高個子,臂展長,而且瘦子打架都很狠」。 泰勒的答案似乎展現他的好勇鬥狠,而無名主角的答案聽起來取巧:甘地主張和平抵抗,想起來就不會和人動手。但事實上,這兩個答案不是…
文/犁客 有的電影看起來只是小品、目標觀眾群好像也不多,但因為製作當中的某些關鍵緊緊地與目標觀眾群相互扣連,所以不但票房不差,向外擴延、拉入新觀眾的狀況也比想像中更好。 有的電影剛上映時沒能發出多大的聲量,但在下檔之後因為粉絲的熱愛,以錄影帶、DVD或其他形式流傳,所產生的口碑和造成的影響反倒比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