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好比重逢闊別多年的心愛的人 ——賴淑玲談鹿野忠雄的《山、雲與蕃人》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玉山箭竹的枝葉沾滿著露水。一隻鱗胸鷦鷯躲在茂密的森林內,寂寞地搖動著樹葉。」 這是鹿野忠雄在一天之內要縱走玉山南峰和南玉山的趕路途中一瞬所見。 時間是1931年八月下旬夏末到秋初,行程中尚有玉山主峰和東峰。這趟為期七十天的登山行動,還包括八月初的秀姑巒…

【島上生活】第一講:「最近沒旅行」的劉克襄

文/夢田文創 由夢田文創與玉山社主辦的「島上生活」系列講座2017年8月23日在閱樂書店揭開序幕,第一場由劉克襄主講。劉克襄在2017年7月接下中央社董事長這個新任務和新挑戰,寫作時間雖比以前少,但卻有更多對旅行和探險的思考,也回憶起一些往事,因此,這次的主題就叫:「最近沒旅行:我的探險想像與反思」…

他隻身深入台灣幾無人煙的危險山域,寫成台灣最經典的高山文學報導

文/劉克襄(自然作家) 第一次接觸到《山、雲與蕃人》原文書的經驗,大概這輩子都忘不了的。那時是解嚴前夕,我鎮日逡巡於幽暗的台灣分館,尋找著自然志的相關史料。 有一回休憩時,走到擺放日文書籍的圖書架冊間閒逛。突然間,注意到了它。原書版本很小,約莫口袋大,接近角川文庫的版本。它和生硬的自然科學報告並列,…

他沉迷於台灣的高山世界、缺課到差點被退學,卻從此開啟台灣山林文學之美──鹿野忠雄

文/楊南郡 1998年元旦,天下雜誌特別推出「影響200、飛躍2000」專輯,介紹400年來影響台灣最重要的200個人。其中,著名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以「開啟了台灣山林文學之美的殿堂」名列榜上,文中引用了一段鹿野描述高山蝴蝶生態的優美文字,並推崇: 鹿野忠雄不僅對台灣昆蟲、植物、生物地理學做出了重大的…

遠方的第二個命題,就是「獨處」──詹偉雄、李明璁對談法蘭岑的《到遠方》(下)

對談人/詹偉雄 X 李明璁;整理/新經典文化編輯部 ►►不妨把自己放在一個「你可能會愛上什麼」的造訪之行中──詹偉雄、李明璁對談法蘭岑的《到遠方》(上) 詹偉雄(以下簡稱詹):我想再繼續延伸「遠方」這個概念。這本書原文書名farther away,翻成中文更準確一點可以是「更遠的遠方」。它跟「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