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你有沒有發現,楊德昌的電影中幾乎沒有臨時演員?」 發表於 4 1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youtube影片截圖 文/黃崇凱 △場:143 △景:牯嶺街 △時:夜 △人:小四、小明 小四跑過街攔住已經又走了一段路的小明,小明見了他很開心的樣子。 完整文章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牯嶺街裡的文學導演楊德昌 發表於 14 11 月, 2016 By 張 耀升 文/張耀升 「那段沒有人有興趣提起的年代,其實決定了台灣目前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它是在種很特殊的氣氛狀況下面被刻意忽略,並不代表那個時代的空白,或是我們對當時事情的健忘。」 這段話是楊德昌受訪時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背景,1960年代,所下的註腳,同樣的,也等同是楊德昌對自我創作宣言:他的創作不只是影像的表現手法,而是要透過影像創作,去逼近一個新舊衝突下被抹去的、空白的聲音。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日治時期,臺灣的男女老少都「打牌」? 發表於 25 10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蔡蕙頻 不知道從何開始,在某些時刻或節日一定要做某些事、進行某些活動,雖然這些事情或活動本身和節日的起源與典故沒有直接相關,卻沒來由的流行起來,而當大家都這麼做的時候,好像就變成了某種儀式,在那個特別的日子,就是要那麼做才有「過到節」的感覺。如果能舉行一場問卷調查,「中秋節」的答案大概會是「烤肉」,而「過年」的配對則一定是「打牌」吧。 「骨牌」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