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被帥哥吸進戲院、越過沙丘,里長伯看到的是⋯⋯!?

科幻或奇幻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有時為了節奏有時為了聚焦,必須做出適當的刪減,所以,如果閱讀鶲著,常常更能了解在影像敘事裡沒能仔細講述的設定細節。 另一方面,雖然「科幻」(未來、宇宙、人工智慧)和「奇幻」(中世紀、幻想生物、魔法與咒語)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但本質其實幾乎相通,許多擅長其中一個類型的作家…

【勒瑰恩宇宙】從娥蘇拉.K.勒瑰恩的幻設作品,閱讀「持續補足的天下」

文/洪凌(科幻作家,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在勒瑰恩打造的「瀚星故事群」(Hainish Tales)[2],不但是她基於對各種外在現實的駁斥與打造一個非西方主導、去帝國的網狀權力構造,亦是包括她在內的「新浪潮」(New Wave)作者群對於二十世紀上半業英語科幻「現狀」(status quo)…

【勒瑰恩宇宙】無盡的烏托邦追尋:重讀勒瑰恩

文/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在眾多「後─」的宣告(後現代、後政治、後自然、後真相、後民主⋯⋯)之中,在人們普遍不再相信結構性的政治與社會改造,在一片政治憂鬱、冷感或「芒果乾」的氛圍之中,我們還有必要、還可能談論或想像烏托邦嗎? 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真的理解何謂「烏托邦」,或者我們是否思…

【勒瑰恩宇宙】往內,看得比外太空更遠

文/劉芷妤 談到娥蘇拉.勒瑰恩,不將那幾位耳熟能詳的科奇幻大師名號借來與之並列,似乎不足以顯出她的經典與重要性,但勒瑰恩與這些大師截然不同的獨特寫作風格,才該是她之所以經典與重要的理由。 且這麼說吧,勒瑰恩的科幻,雖然經常發生在太空船與另一個未知的星球上,卻鮮少出現雷射死光槍與外型超越人類想像極限的…

他們代替我們進入可能的未來,面對我們正在製造的困境

編譯/黃彥霖 若真要列一份經典科幻作品清單的話,在這份名單上,丹.西蒙斯(Dan Simmons)的《海柏利昂》(Hyperion)算是比較晚出世的。 那是1989年,兩伊戰爭結束沒多久,柏林圍牆才剛被推倒,人類正要邁向二十世紀最後一個十年,將此前的動盪做一個了結。年近七十的艾西莫夫(Isaac A…

從上古魔神到太空探險:一次搞懂三大科幻/奇幻文學獎!

文/犁客 或許有人認為科幻與奇幻是兩種天差地遠的類型,一個可能有太空船、機器人和雷射槍,另一個可能有魔法師、獨角獸和噴火龍,但事實上這是不很正確的刻板印象。科幻和奇幻類型的重點都在故事裡加入現實沒有的設定,不同的是這些設定有的用科學方式解釋(其中仍會有許多和現實科學不完全相符的部分),有的則用魔法或…

這些書永遠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想像──最強科幻小說書單出爐!

編譯/黃彥霖 要讓一群科幻書迷打開話匣子最快的方法,就是請他們討論、或是選出一份心目中的科幻必讀書單。部落客卜朗默(Ryan Plummer)與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英語客座助理教授蒙森─羅森(Madeleine Monson-Rosen)日前在資訊網…

到底是有沒有在認真寫小說!?──喬治 R. R. 馬汀推薦的九本科幻小說

編譯/陳慧敏 《冰與火之歌》書迷和《權力遊戲》劇迷應該都希望喬治 R. R. 馬汀(George R.R. Martin),只要醒著就坐在書桌前寫小說,但馬汀的外務實在太多了,他到處旅行,還擔任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評審,忙得不可開交。他到底是有沒有在認真寫新書? 到底有沒有認真寫作!?實在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