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數位出版十大趨勢(下)

- 電子書市場需重新思考
- 電子書讀者的隱私權將成為重要議題
- 2013年美國將有65%兒童擁有電子書閱讀器
- 電子教科書衝擊教育出版商 業者應作好內容數位化準備
- 邦諾書店股價可能會低於美金10元的窘境
過去在傳統書籍的銷售邏輯多半都集中在新書、近期出版的著作、或特別的一些大書才是市面上較容易買得到的書。若是該書已經過了銷售期限,通常就難被讀者發現,書店也不見得會引進,甚至連出版社都有可能因初版時銷售完畢,不再印刷成為市場的絕版書。
但是因為數位出版、電子書的興起,書的生命被重新思考與定義。許多舊日的經典著作甚至被一再翻譯出版,絕版書因而得已重現江湖,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回頭書」再版的原因。
對讀者來說,新書不一定是最愛,舊書與絕版書可能是很棒的閱讀記憶,而電子書與數位出版賦予了舊書新生命,也讓絕版書重生,這無疑是另一成功的銷售契機,也打破了以往我們對電子書的想像。
在數位世界裡,隱私權議題向來成為眾所討論的焦點,從讀者的閱讀喜好、個人資料、信用卡帳號等安全議題。尤其在電子商務交易頻繁的時代,銷售電子書、借閱電子書等皆讓書店、出版業者、圖書館、甚至其他相關的業者握有消費者的個人基本資料、金融資訊。也如同其他電子商務的交易風險一樣,一但銷售網站中個資外洩,造成讀者的隱私曝光、甚至盜刷等狀況,使得讀者的隱私權也將成為電子書領域在發展過程裡重要且需被重視的議題。
兒童使用數位應用的風潮正在崛起,尤其是現代小孩對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等產品的熟悉度更甚於其他世代。根據DBW的調查顯示,2012年聖誕假期有40%擁有孩子的父母願意買新的電子書閱讀器給他們的孩子當成禮物。而有三分之二擁有孩子的父母願意花錢購買數位內容作為聖誕禮物,平均願意花費美金28.26元在數位內容上,相當於願意花台幣800多元購買數位內容。
兒童科學網站PlayScience總裁Alison Bryant博士發現,在美國2至13歲的小孩,他們閱讀電子書的比例非常高,在未來Alison Bryant也相信孩子接觸數位閱讀的比例與機會仍會逐漸攀升。
蘋果電腦一直希望透過iPad在電子教科書市場取得一席之地,例如以14.99美元或更低的定價在iBook上販售電子教科書。此外,市場上也有業者提供免費線上閱讀的教科書平台,這都使得教育出版市場的業者,例如:Cengage、McGraw-Hill等大受衝擊。
目前英語系的電子教科書市場仍以美國教育市場為最主要目標,然而,推行幾年下來,市場接受度並不如預期。根據相關調查,美國只有11%的大學生有購買電子教科書,可以見得紙本教科書對學生的吸引力仍舊普遍存在。儘管如此,隨著技術與平板電腦設備越來越普及,各界對電子教科書市場的預期還是樂觀看待。
支持電子教科書的人認為,可為學生節省40%的教科書支出費用,以及一機在手、課本全都有,省去拿一大堆厚重的書本等優點。但也有人認為學生可能花更多錢購買設備、內容或相關週邊等等。
對出版商而言,電子教科書則降低了印刷與運送的成本,但另一方面的問題則是在於電子教科書的定價,可能很難保有紙本書時的原價,這點是教育出版業者較困擾的問題。
無論如合,電子教科書的趨勢的確使得教育出版市場受到衝擊,包括Cengage、Pearson、McGraw-Hill等都早已為電子教科書在作準備,也不斷投資到數位業務部分,希望往後當電子教科書市場起飛之時,能做好萬全準備,並從中獲取利潤。
2012年對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而言,簡直就像是坐雲宵飛車一樣,忽上忽下,這可以從邦諾書店的股價得知一二。
邦諾書店原本是美國最大的實體零售連鎖書店,但自從亞馬遜網路書店崛起,再加上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的強大勢力,使得邦諾書店不但實體書店業務遭受打擊,連在發展數位閱讀的過程也是戰得很辛苦,先是遭到微軟控告邦諾的Nook侵權,當侵權事件都還未落幕,微軟臉色一變馬上又在2012年5月投入3億美元與邦諾合資成立新公司「Newco」,隨即從敵人變成了戰略夥伴。而邦諾的股價也從軟投資3億美元的隔天就翻了2倍到了27.11美元,但是好景不長,至2012年9月邦諾書店的股價一路狂疊至11美元,在過去幾個月,邦諾書店的股價只在14至16美元之間振盪。
資料來源:
Ten Bold Predictions for Ebooks and Digital Publishing in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