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新聞】S4EP34:阿公的阿公的阿公也在玩的台灣老桌遊

聽眾朋友們喜歡桌遊嗎?無論是我們熟悉的、以大富翁為代表的圖版遊戲,還是以撲克牌最為普遍的卡牌遊戲,或是以雙人對弈為主要遊戲規則的棋類遊戲,千奇百怪、能在桌面上攤開的遊戲都能統稱成「桌遊」。 桌遊並不是現代人才享有的娛樂,桌遊達人陳介宇收集了台灣百年來,從晚清、日治到民國,從阿公的阿公的阿公就開始玩的…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這本書也可以說是寫給習近平先生的

野島剛曾經隨美軍在伊拉克戰爭第一線做報導,曾經放假旅行在撒哈拉沙漠裡遇上罕見的暴風雨,曾經在學生時代到台灣邊教日文邊學中文因此對台灣留下極佳印象,曾經把兩岸三地視為自己主要的觀察領域──不過因為最近出版的新書,他明白自己可能暫時不能入境中國,或者香港。 或者,就算沒有出版這本新書,光是日本記者/社會…

【果子離群索書】幹嘛要逛閱讀網站呢?

完全沒想到,以閱讀為主題,最大的網路社群平台,竟是Instagram,IG,這個以圖像、影音為主,文字為輔的網站。 我有眼無珠很多年了,只因IG不但以影音與圖像為主,每則發文必須以圖帶動,動態首頁只見一張張圖片,圖片下方掛著寥寥幾字,對著那張圖點進去,才看得到完整文章,而圖片點進去之後,或許一個字也…

【讀者舉手】我們如何認識自己、決定自己要成為或拒絕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

Photo Credit: Pakutaso 文/田羽心 初看《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這個書名,以為謳歌的是《未聞花名》、《聽說桐島退社了》這類描述未成年時的懵懂無知,其實是參雜年少輕狂的恣意妄為、伴隨情竇初開的酸甜苦辣、交織家族背景的權力威壓故事,與成年出社會而練就的道貌岸然、矯情市儈是截然不同的青…

為何我們會娛樂至死?都怪貓咪賣萌短片太好看了

文/丹尼爾.利伯曼、麥可.隆;譯/劉維人、盧靜 一九八五年,媒體研究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出版了發人深省的《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一書,主張電視的崛起正在摧毀政治對話。確實,電視新聞也如他所料,逐漸走向娛樂化。 他在書中引用了新聞主播羅…

「美國本質」比「美國國籍」更重要,普立茲獎做出重大變革

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今年6月宣布新設「回憶錄或自傳」獎項,作家哈維爾.札摩拉(Javier Zamora)得知後躍躍欲試,他的回憶錄《獨自》(Solito)寫他童年時期如何隻身跋涉數千公里,行經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與墨西哥,來到美國依親,叫好又叫座,先前已獲多項文學獎肯定。 但…

【讀者舉手】惡意無所不在:《惡之芽》

文/于翎 日本推理作家貫井德郎所撰寫的《惡之芽》,單從書名即破題且具備無限延伸的想像空間,顧名思義就是「惡」的「芽苗」。在翻開書頁前,不禁猜想作者究竟是想描繪以惡意為養分的芽苗樣貌?還是書寫惡意如何萌芽成長?進入《惡之芽》的書中世界後,便會發現不僅兩者皆是,而且那份惡意竟是在人們不經意的角落悄然滋生…

【逗點學校】35:你告訴我,誰沒中二過?──永恆少年太宰治與他的「越級申訴」

學習,沒有句點。逗點學校,上課了! 今天是哪一位老師來分享呢? 陳巍仁:「太宰治喜歡讓魔鬼的聲音更大一些些。」 提到太宰治,除了「身而為人,我很抱歉」,你還會想到什麼呢?很多人讀了太宰治的《御伽草紙》和《越級申訴》,會發現太宰治其實很中二,他筆下的〈新哈姆雷特〉,甚至有點像台灣的八點檔好笑狗血卻又深…

「屍體」是推動行車安全的最大功臣!

文/瑪莉.羅曲;譯/林君文 撞擊承受力科學 大致來說,死人天分普遍不高。死人不能玩水球(water polo)、穿靴子繫鞋帶,或達到最大的市場占有率。死人不會說笑話,也不會興高采烈地跳舞。但有件事死人卻絕對勝出。它們忍痛力過人。 就拿UM006來說好了。UM006是具屍體,它最近從密西根大學橫越底特…

10分鐘了解昂貴手工錶──機械錶與皇后與陀飛輪之父

文/織田一朗;譯/黃怡筠 從鐘錶發展的歷史來看,時鐘隨著技術進步也朝「小型化」「可攜帶化」發展,在一六○○年前後懷錶開始流行,一九○○年左右腕錶成為時尚的一部分,「精密度」「佩戴的效果」「設計」都成為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鐘類講求的是室內裝飾性,錶類重視的則是時尚效果。 錶類的機芯愈小,自然更方便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