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馬薩滿 前陣子讀完了華裔美國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短篇小說集:《呼吸》,從命運、外星生物、虛擬生命到人工智能,這本書的九篇故事各有擅場,每一篇都能帶出許多深入探討的議題。姜峯楠通常被歸類為科幻作家,但就算是不常閱讀科幻作品的讀者《呼吸》這本書也能帶來非常精采的閱讀體驗。 〈商人與…
文/ 寂寞編輯朱玉立 《詭畫連篇》是一個疑似鬼故事。 從各方面來說,《詭畫連篇》裡的鬼絕對是那種若隱若現、忽左忽右的存在。但是對照這樣的存在,也絕對需要靠活生生、具說服力的角色來反襯,才能一探虛實。於是,書中的主角們逐步接觸、驚嚇、探尋、追索,以至於觸及,然後溝通。 只不過,在《詭畫連篇》裡頭,這一…
文/張曼娟 「這是美白的,這是保濕的,這是緊實的,這是去角質的,這可以除皺,哪,像這一瓶呢,就可以淡化妳臉上的斑點,還有啊,這罐可以補充妳臉部的維他命E……」 看著瓶瓶罐罐一字排開來,攤放在我的面前,聽著彩妝整齊的美療師滔滔不絕的數說著,覺得好像是自己的罪行被揭露,是的,我的膚色黯沉,雙頰乾燥,臉部…
文/周錦瑟 第一次造訪土耳其行經郊外時,常常看見類似社區的一大片房子,心裡總納悶著:為什麼會有人要住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後來才了解原來這些社區叫作私特(site),是土耳其人度假的房子,稱為「夏屋」(Yazlık),這些社區有的建在山上,有的在海邊。 十多年前伊斯坦堡的朋友海瑞廷常常向我遊說:「阿瑟,…
文/李文環、林怡君 過新年,為什麼大家見面要說「恭喜」呢?相傳這是人們得罪燈猴(燈鉤)神的故事。 燈猴(燈鉤)就是以前台灣民間以竹子做成的燈架子,是用來放置油盞的。相傳有一年冬至節,人們忘了用冬至圓「餉耗」燈猴神,祂因而大為不平,暗自懷恨在心。後來燈猴神就到天上去稟奏玉帝說:「人類忘恩負義,作惡多端…
文/房慧真 年過四十好幾,她們猶然一副少女樣貌。 實際年齡減十歲,便是她們的皮相年紀,或許還要減掉更多,生活在大學周邊,做完熱瑜珈,一身韻律服猶淌著汗,素著一張臉去買麵,沒蓋粉,白裡透紅了出來,老闆娘喊她「妹妹」,問她讀大學幾年級。 老少女保養得宜,不靠雷射、電波或拉皮,暫停時間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讓…
文/于翎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曾經紅極一時、至今仍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道出了人類與科技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廣告詞所呈現的僅僅是部份事實,另一面向「人性與科技的交互影響」卻鮮少有人涉獵,如今竟能在科幻新銳作家托比寶的作品《訪客》中,看見建構在推理之上的人性與科技的共生、共存、共榮、共業的交纏,…
文/佐野創太;譯/黃立萍 讓我再分享一個以「連結」為自己加分的案例,這是某軟體公司的業務經理P小姐(約三十~三十五歲)的故事。 P小姐懷著「斷絕退路吧!」的心情,以「中途人資」(錄用具備工作經驗者的人資)的身分轉職到一家正值成長期的公司。她的業務、管理,以及過去人資的工作經驗,都獲得了高度評價,乍看…
文/曾彥菁 「忘了跟妳說,妳這幾天都在發光喔,為妳開心。」這場區塊鏈活動,我找了J來做影像記錄,活動結束後,他傳了這段訊息給我。 以前J跟我說過,當某些人很喜愛自己在做的事時,他會看見他們身上發出了光。那時的我,三不五時就纏著J問:「我現在有發光嗎?」「我剛剛演講時有發光嗎?」好像這是某一種肯定與認…
文/張海珠;譯/簡郁璇 每到鼻尖開始感受到寒風吹來的十一月,媽媽就開始忙碌起來,為的就是醃泡菜。而每到這個季節,媽媽和我就格外容易吵架。家家戶戶都很常見的醃泡菜行程,到了我們家就變得有些特別,還會有一些鋪張費事的宴席,因為媽媽的「醃泡菜日」一點都不平凡。 「媽,妳這次要醃幾顆泡菜?」 「嗯……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