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題 【專題:不婚】吳曉樂:正果與他們的產地 發表於 22 8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吳曉樂 1994年,《紐約客》做了一項民調:生下一位功成名就、有交心伴侶及子嗣的同性戀;亦或生下一位未婚、或婚姻失敗而沒有子嗣的異性戀?有三分之二的父母選擇了後者。今年是2017年,我倒是興致盎然,若再做一項民調:擁有一位註定未婚,卻始終自得其樂的小孩,亦或是在婚姻中飽受苦痛、糾扯,終其一生均維持已婚身份的小孩? 人們要做出怎樣的評價? 完整文章
陳栢青之壞品味 【陳栢青之壞品味】迷你龍還在那裡 發表於 17 5 月, 2017 By 陳栢青 繪圖:曾怡馨 文/陳栢青 有一陣子總讓神奇寶貝帶我回家。 我的家鄉曾經是台灣最富裕的小鎮,是馬達與球鞋代工之鎮,號稱百萬資產以上富翁密度最高……可終究隨著產業轉型、縣市合併,小鎮成為一個口袋,那樣風光的舊事只是彈珠,聽起來鈴鐺響,但你伸手也掏不出什麼。 但那可不正是最適合實驗「線香」的地點嗎?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玩「Pokemon 完整文章
每月專題 【專題:女神】伊格言:千金小姐們的甘味人生 發表於 20 4 月, 2017 By 伊格言 繪圖:唐壽南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你的手錶比較貴,還是包包比較貴?」D問。 「手錶。」做愛時她沒脫下手錶。她正背對著他展示她提琴般優美的臀背曲線。這令D忍不住伸出手去想「彈奏」她的身體。 「手錶多少錢?」 「22萬。」香奈兒。 「包包呢?」 「15萬。」 我的朋友,哲學系講師D曾遇過三位千金小姐。 第一位千金小姐家裡是做牙膏牙刷的。 「牙膏?」D問:「什麼牙膏?白人牙膏?黑人牙膏嗎?」 完整文章
伊格言之虛構的萬物論 【伊格言之虛構的萬物論】別樣的激情 發表於 7 4 月, 2017 By 伊格言 繪圖:唐壽南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愛戀的激情,竟會與納粹屠殺的激情相似?這是Leonard Cohen的本意嗎? 儘管看起來像首情歌,〈Dance Me to the End of 完整文章
世界就是我們 【世界就是我們】張耀升:眾神與野獸(下) 發表於 24 3 月, 2017 By 張 耀升 文/張耀升 從小,他就覺得這個世界是一個人踩人的結構,誰往上爬就狠踹底下的人,舊日同學朋友有了公權力就站到公權力那邊,有了錢就站到錢那邊,個個都往他這種下層人的身上踩,甚至混了黑道也會不留情面搜刮阿誠這種下層人被白道剝削剩下的殘渣。以此類推,這個世界的最頂端必定存在著一位充滿惡意的神,當那些天真的老師同學還在課堂上討論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他就已經充滿怨懟地認為這世界與人性無關,是「神性本惡」。完整文章
世界就是我們 【世界就是我們】伊格言:神說要有錢,便有了錢 發表於 17 3 月, 2017 By 伊格言 繪圖:唐壽南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神說要有光,便有了光;神說要有錢,便有了錢;神說要有直播,便有了直播…… Paul Strand的〈華爾街〉。我喜歡這張攝於1915年的作品。爵士年代前夕,漫步的眾人隱沒入金黃聖光之背影,資本主義是摧枯拉朽的新興宗教,而貨幣則是嶄新的神明。一切彷彿登基未久,如同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意外的春天》裡那句奇異而悲傷的獨白:Everything is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