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必達!送件送到芋頭田——專訪《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作者簡偉駿

文/愛麗絲 「其實我從沒想過會當郵差,」簡偉駿為現任蘭嶼郵差,雖父母都曾從事郵務相關產業,但起初,他單純想陪女友返鄉。他先是結合大學打工習得技能,在當地創業開咖啡店,只是咖啡店經營半年後,便在現實殘酷洗禮中畫下句點。 什麼工作能讓自己留在蘭嶼呢?簡偉駿知道自己不愛被綁在辦公室,更喜歡和人交流,到處跑…

每個登場人物都背負著各自的弱點。——專訪《湖畔的女人們》作者吉田修一

文字/吉田修一;譯/木馬文化;筆訪/愛麗絲 一家位於琵琶湖畔的療養中心發生命案,院內一名百歲老翁疑似遭到殺害。年輕刑警圭介在搜查過程中邂逅了女照服員佳代,一場事故將兩人的命運緊緊牽繫在一起。而隨著案件陷入迷霧,欲望如湖面激起的漣漪般逐漸擴散開來。 滿腔熱血的週刊記者池田在採訪命案時,意外發現死去老人…

「閱讀是一個主動的選擇,植物也是。」──專訪6月店長古碧坽

文/犁客 「閱讀是一個主動的選擇,」古碧玲說,「植物也是。」 電影、影集、廣播、書籍⋯⋯提供資訊的工具很多種,接收資訊的方式因而不同;「閱讀」之所以與其他方式不同,在於資訊接收者並非被動接受資訊,而須主動接觸、理解,甚至沉浸。古碧玲認為,植物也是如此。 「我們工作室這條巷子有很多人種植物,我常走到一…

「因為想用文字告訴大家,台灣值得這樣的一個故事!」《獸靈之詩》作者邱常婷訪談

提問/月亮熊;受訪/邱常婷 你還記得第一次愛上閱讀的瞬間嗎?獨步文化自《筷:怪談競演奇物語》以降,陸續邀請台灣優秀創作者薛西斯、瀟湘神等人,交出數本精彩的華文創作小說,本次則聯手台灣新銳寫作者邱常婷,為台灣讀者帶來一鳴驚人的奇幻新經典《獸靈之詩》。這個描述了獸靈傳說的故事,從我們最親近的土地出發,將…

「我們這樣白白被壓迫幹嘛?中國就是個太好的題材啊。」──專訪《叛國者》作者李志德

文/犁客 「因為有訪不到的度爛,所以才寫小說啊。」李志德笑著說。 長年在媒體工作,李志德受的是記者訓練、常讀的是非虛構報導,調查了跨度十年左右、發生在台海兩岸的真實諜報事件,但據此創作的《叛國者》,卻是一本小說。 兩岸超過半世紀的對峙情況,理應是諜報故事的生長沃土,不過台灣以此為題的創作並不多,真說…

創傷復原的漫長旅程後,我們終能計畫明天做什麼、吃什麼——專訪《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作者陳潔晧、徐思寧

文/愛麗絲 「我小時候過得很孤單,很寂寞。」陳潔晧自三歲那年,遭奶媽一家四口性侵長達三年,時間走遠,他用盡全力將痛苦埋藏記憶深處,卻從此陷入一個沒有出口的黑洞。黑洞彷彿催狂魔,吞噬生命所有快樂,只留下深遠憂鬱。九年前,正在準備研究所畢業論文考試的徐思寧,請陳潔晧替自己繕打某段文字——那段描述育幼院青…

不是替山老鼠開脫!——專訪《報導者事件簿002:神木下的罪行》作者張子午、漫畫家森森

文/愛麗絲 「後來發現,其實我更想講的是那些愛情故事之外的議題。」漫畫家森森高中讀美術班,曾參加漫畫家林珉萱(小威老師)開設的漫畫班,結業時交出八頁篇幅的少女漫畫,之後獲《甜芯月刊》鼓勵投稿、出版少女漫畫合集,求學時期便已出道。從前畫少女漫畫,森森習慣在愛情故事裡,加入自己想探討的議題,而故事說著說…

我們不可能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專訪《未竟的快樂時代》作者徐承恩

文/愛麗絲 「沒什麼好反戰的,中共不是老早宣戰了嗎?」談及近日出版人富察「被消失」一案,徐承恩憤慨指出,此舉等同極權主義的手伸向台灣出版業,而在煙硝瀰漫之前,戰爭早已開打。 身為香港人,徐承恩現今視中共如千夫所指,但他的自我認同,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在成長過程逐漸塑形的。 「我曾經很愛大中華。」在徐承…

「我們能把自己的根砍掉嗎?」——專訪《樹的憂鬱》作者梁莉姿

文/愛麗絲 「或許我就是比較笨拙吧,想講的事沒辦法單用一本書處理完,」梁莉姿始終關注香港命題、人在時代變遷下如何存活與生活,2022 年,她出版《日常運動》,用短篇小說記錄 2019 年經歷反送中運動的香港,那是三部曲的起點,而她以「過去、現在、未來」定位三本著作。 《日常運動》寫的是 2019 年…

因為不便利,我們才學會如何便利共處——專訪《不便利的便利店》作者金浩然

文/愛麗絲 「『嗆嗆嗆』也是我最喜歡的靈魂組合!」冷冽冬日,熱呼呼的芝麻泡麵,搭上鮪魚飯卷,外加一瓶冰涼的真露燒酒,是韓國作家金浩然在便利店最愛的「嗆嗆嗆」,他將此寫進《不便利的便利店》,成為撫慰故事人物的暖心美味。首次造訪台灣,金浩然自然把握時間探索便利店,略顯靦腆地透露:「18天生啤酒實在太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