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從(二〇一四)第一季開始,出版同業間就不斷傳出各種焦慮的耳語,業績急凍、大退書、發行量下滑、誰又在調頭寸、誰已經裁員縮編、某公司年終發不出來等等。焦慮只在人際網路傳遞,沒有人知道這是個別案例,或是普遍問題。 到今年一月,在國家圖書館發布的「台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裡,我們注意到國圖報告了,…
台灣的出版產業調查(出版年鑑)最早是文建會執行,然後轉新聞局,最後到文化部,兩年一次,含括的內容主要是產值、購書率、閱讀率等產業相關的細節。 但這個年鑑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兩年編一次,今年出版的是去年完成、分析前年的資料。先不管資料準確不準確,光是時效就完全落伍。這樣的調查,對產業到底有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