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將我放在你的世界中且讓我自由, 我甘願為此失去一切
我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並害怕它一直縮小。
請將我放在你的世界中且讓我自由,
我甘願為此失去一切。I live in this little world of mine
and am afraid to make it the least less.
Lift me into the world and let me have the freedom
gladly to lose my all.──泰戈爾
泰戈爾逝一生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還畫了1500多幅畫作,創作的質與量皆十分驚人。作品中處處可見其愛好和平的民主精神,甘地盛讚他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
泰戈爾8歲開始寫詩,16歲赴英修習法律,未拿到學位即返國,從此投入文學與藝術的創作。他的詩主要以孟加拉語寫成,25歲時發表了《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用兒童澄澈的目光看見並歌頌世界的純真與美善,日後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
1891年,泰戈爾因緣際會跟農民有了第一線接觸,他悲憫農人們窮苦的生活,遂開始研究政治與社會議題,致力農村改革,作品的風格也逐漸由清新純淨轉為充滿激昂的愛國心。同時,泰戈爾也承受了此生最巨大的哀慟,因為他的妻子、大女兒、二女兒和小兒子在此時期相繼離世。
泰戈爾51歲時,用英語翻譯了自己的詩集《吉檀迦利》(Gitanjali,又譯頌歌集)中的部分詩篇,轟動英國文壇,媒體爭相報導,隔年他便以此詩集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東方作家獲此殊榮的第一人。後來英國女王封他為爵士,但泰戈爾因不滿英國對印度的無理統治,憤而將該頭銜退還給英國政府,不願受取。
1941年4月,泰戈爾留下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控訴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並深信祖國必將獲得民族獨立,便與世長辭。順帶一提,印度國歌《印度的主宰》與孟加拉國歌《金色的孟加拉》皆出自於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