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日常。整點報時】晚上11點,我坐在書桌前,看著《暗夜裡的白馬》
文/譚光磊(光磊國際版權經紀總裁譚光磊)
跟我熟一點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早睡早起的晨型人。為了早上六點爬起來運動,通常晚上十點半就洗洗睡了。但是每年總有幾天,我會半夜睡不著覺,肚子咕嚕嚕叫,有那麼點無奈地「享受」萬籟俱寂的深夜時光,那就是剛從國外參加書展回來的時候,罪魁禍首:時差。
時差發作唯一的好處,就是強迫我擠出幾個小時的閱讀時間,而那是我在手忙腳亂的白天求知不可得的。在這樣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讀的往往也是從倫敦帶回來的、國外都還沒上市的新書,例如美國作家喬‧米諾(Joe Meno)這本《暗夜裡的白馬》(Marvel and a Wonder)。
米諾是成名已久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也在芝加哥的大學教創作。他之前的幾部小說都非常都會,帶有某種詼諧和超現實的荒謬色彩。《暗夜裡的白馬》卻是一部頗有西部公路電影風格的史詩,故事背景是 1995 年印第安那州鄉間的一座農莊,韓戰退伍老兵吉姆辛苦養育黑白混血(而且父不詳、母不在)的外孫昆丁,世代差異加上經濟條件的困窘,使得這對祖孫總是活在靜默的疏離當中。
某天他們突然收到一份來歷不明「快遞」:竟然是一匹銀白色的賽馬!在那個講究血統、育種和訓練的賽馬世界,這樣的一匹好馬可是價值連城,若能在比賽中勝出,那更是身價百倍。吉姆對這份天外飛來的贈禮一頭霧水,可是在律師的安撫下,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白馬成為祖孫倆共同的話題,更是他們困苦生活中的明亮出口:牠接二連三贏得賽事,為祖父賺進大把鈔票,吉姆認為這是亡妻從天國送來的使者,將帶他前往團聚;昆丁則將白馬視為自己遠走高飛、迎向外在世界的希望象徵。
就在一切即將好轉的時候,一對心懷不軌的兄弟檔趁夜想偷走白馬,聞聲趕至的吉姆在混亂中被槍射傷,偷馬賊隨即連馬駕車揚長而去。吉姆拒絕報警處理,反而在稍微包紮過後,便與昆丁開車展開一場追緝行動,因為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拿回來,因為他不允許任何人玷污自己最後的一線希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這雙方人馬之外,還有一個富有地主雇用的殺手,也在追蹤白馬的下落,要不惜一切手段將之帶回去……
《暗夜裡的白馬》簡直就像《險路勿近》加上《真實的勇氣》,吉姆老爺更像是《經典老爺車》裡的克林伊斯威特,同樣是退伍老兵,同樣面臨了遭國家遺棄的晚年,同樣奮力一搏只為了保住自己的尊嚴。我從倫敦機場一路讀到台灣,在時差發作的清醒暗夜裡讀著這對祖孫倆的千里追緝,揪心之餘彷彿也看見了我自己的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