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當一個稱職的作家就必須活躍地寫下去,不能有瓶頸──島田莊司訪臺十個問答(下)
現場口譯/張東君
整理/林宣瑋、何宛芳
►►►續上篇:用新科學手法寫小說,有機會得到比福爾摩斯更大的突破──島田莊司訪臺十個問答(上)
5. 關於老師的寫作習慣,是先想好大部分的細節才動筆?還是規定自己每天產生一定字數?在您創作生涯裡,這作法又有沒有改變過?另外,老師喜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寫作?必須是很安靜的場合?還是有邊聽音樂邊寫作的習慣?如果有,喜歡聽什麼音樂?(提問者:推理作家陳浩基)
我先從最後一個部分開始講,是我自己也很驚訝,我寫作的時候非常不喜歡有任何聲音。
在我畫畫的時候,音樂是必要的;如果沒有音樂,會讓我覺得非常無聊。但是,寫小說、寫作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沒有習慣的關係,我沒有辦法在有聲音的地方寫。現在有好一點,不需要在完全沒有音樂的地方,在有聲音的地方也是可以寫的。但聽音樂的話,還是寫小說寫到一個段落,想要休息一下,才會聽音樂。
有些創作者是不管有沒有靈感,都會每天規定自己要寫幾頁,例如十頁或四千字,每天都要寫到這個字數。我認為,在還沒有出道,也就是練習的時候,這樣是可行的,而且有可能是必要的。可是,在出道之後,當你成為真正的作家,反而不可以這樣做。
準備一份清單,隨時記錄好點子
像我剛剛說的,魚頭、魚尾巴、魚骨頭,當然都是整個先想好後,再去隱藏。所謂第一線的作家指得是能出寫出好的作品,而且能夠一直寫出好作品的作家,也就是說,他只寫好作品。可是大部份的作家都會寫好作品與不好的作品,或是說有三成或五成好的作品。可是你要保持你是第一線作家的話,你就要讓自己一直有好的作品才行。
有些作家可能因為沒有好的點子,所以三年或五年才寫一本,這會比剛說到那種三成、五成的作家還要糟糕。
這是一個很困擾的問題,而我有個好的解決方式:在寫小說之外,要準備一份清單,把想到的好點子全都寫起來。當然有些非常傑出的作家,不需要這種清單也可以寫出好作品;可是那些傑出的作家,其實清單只是在腦子裡面,只不過沒有寫出來而已。
每個人都有清單,但如果只有清單的話,過個五年、十年,還是會枯竭的。所以更重要的是,你想到的好點子,不管是寫在手上或是打到電腦裡面,都一定要把那些清單做出來;把好的點子列出來!
最開始時可能你會覺得:「這麼棒的點子,我怎麼可能我會忘掉?」,認為不用寫下來,反正我不會忘記,因為它非常的棒。
無論在紙上或電腦上,只要寫下來,你一定可以看得出來它接下來是什麼樣子,才可以很冷靜地判斷他是好東西,還是不好的東西。可能某天晚上你想到一個非常棒的點子,但隔天早上一覺醒來,才發現這點子也不怎麼棒,這種情況是常常發生的;那當然也可能某天晚上想到不怎麼樣的點子,隔天卻發現這個點子還不錯。
把這些點子寫下來放一個月再看,就可以判斷是哪一級的,你就可以用檢視其他人作品的眼光,來看這個點子。
你如果在清單上列了很多點子,就可以進行比較,看哪個是好的,哪個是不好的:好的區、不好的區、普通點子區、非常棒點子區。每次都從非常棒點子區拿出點子去寫,就有機會每一部都是很棒的作品。所以,只要是自己的判斷或審美觀沒有錯誤,這樣持續下去,就可以一直保持在第一線。
你可以一邊寫一邊補足清單上的點子,可能原本是不怎麼樣的東西,你邊寫邊湊,也可能變成一個好故事;或者是有一些可能是蠻普通的點子,可以用在例如籌備殺人事件、用在失敗的計畫等等,都可以讓小說變得更豐富。
所以,那些點子可以用來做各種用途。我常常提醒年輕人列清單的重要性,但是大家都不太能夠理解。回到最前面的問題,是否每個人都需要寫一定的文字量?其實我認為不需要,只要在你有好點子時寫那些故事,要讓寫出來的東西是有效的,你不需要浪費時間寫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