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駐書店的甜點師 自學甜點師的創意與腳踏實地的創業旅程

一名駐書店的甜點師,用洋菓子召喚台灣土產的美好,關照眾人、環境及自己,他騎著三輪車「傑米號」在南臺灣烈日下,穿梭在往夢想的路上……微小、踏實、略為任性的奮鬥,正是當代「土文青」的生存美學。

身高182的江舟航(Jamie傑米),有張帥氣的明星臉,曾經兼職當過模特兒、參加星光大道晉級到前26強,還有經紀公司找他演戲、代言。不過,已經擁有專業廚師證照的傑米,最後仍捨棄演藝工作,踏上甜點師傅之路,傑米說:「仔細思考,能跟大家分享手藝,才是讓人開心的事!」

2013年,江舟航用他的進口腳踏車「傑米號」載著迷你太陽餅、烤布蕾出道,短短2年,傑米已經在南臺灣闖出自己的甜點之路,並擁有不少死忠的粉絲。江舟航喜歡就地取材,並藉此探訪在地農業產業的變遷,讓自己所製作的甜點,除了展現在地蔬果的特色外,也讓在地小農的故事融入甜點中,更添幸福滋味。

除了堅持使用在地食材之外,喜歡文字的江舟航,更與書店結合,製作文學創意甜點,例如他曾經在書店舉辦的《再見柏林》演講中,使用咖啡與酒創作一款同名蛋糕,甜中帶苦,來象徵納粹時代,柏林人紙醉金迷內心苦悶的氛圍,真正結合了文化與創意、開創「文創」事業最好的實踐。

如今,江舟航除了擁有自己的手作甜點鋪之外,常在臉書發表食品安全相關文章,近來更應邀至各地演講、授課,本書即是分享江舟航手作甜點一路走來腳踏實(食)地的創業歷程,以及理想生活的幸福滋味。

◆文青返鄉創業,將「在地化」與「國際化」做了最好的串聯
他提出「野餐在地化」的構想,並說:「野餐的食物,大多傾向於西式的三明治、杯子蛋糕,搭配著咖啡或紅酒等飲品,倘若能運用在地食材,製作出具地方風味的野餐小點,再搭配由臺灣土產的茶葉或果醬,沖成一壺壺冷泡茶及調飲,或許會更有地方情懷。另外,若能將進口的名貴野餐籃,換成在地耆老手作的藤編籃,野餐墊則以原住民的手織圖騰布取代,或許能喚醒許多朋友對在地文化及市區綠地的重視。

書名:土文青,洋菓子:書店頂樓的甜點師
作者: 江舟航
出版社:二魚文化
上市日期: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