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先富論終究是妄言,中國已成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國家

文/KBS《超級中國》製作團隊

經濟成長下,卻有多少人承受痛苦?

二十一世紀,作為中國權力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不斷地在成長。中國以世界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高速發展,也讓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然而,今日中國如此讓人驚豔的成長,事實上在過程中卻犧牲許多農村出身的農民工和都市貧民,而他們的犧牲,並未對自身的生活帶來相對應的改善。

中國都市的貧民至少有一億人之多。中國的社會主義,讓 13 億的人從餓肚子的狀態中解放,但這些弱勢的貧民生活,卻沒能跟上平均的水準。從基尼係數(Ginny coefcient。譯註:用以衡量某種分配接近絕對平等或不平等的尺度,亦可用於確定稅收變動對收入分配的影響)0.73 來看,可說已經超過危險指數。換句話說,中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圖一)圖說:中國使人驚豔的經濟高度成長背後,其實存在著一億人以上的都市貧民,還有超過危險數值的所得不平等問題。
(圖一)圖說:中國使人驚豔的經濟高度成長背後,其實存在著一億人以上的都市貧民,還有超過危險數值的所得不平等問題。

由北京大學於 2014 年 7 月出刊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來看,中國的那 1% 最高端人士所持有的資產,就占全國總資產的 1/3。而處於底層的 25% 人口,其資產卻不到全國總資產的 1%。鄧小平當初的先富論提倡:「有能力的人先致富之後,再讓所有人跟著富起來。」這到頭來,卻成為不可能實現的妄言。資本主義的特性,就是靠著資本獲得更多利益,而誰能先占到資本,就能取得最多的利益。像北京這樣的都市,住宅價格和生活費都以極快的速度上漲,對於一般的職場人來說,存錢根本是無稽之談。能賺一天活一天,就算不錯了。

super china 02
(圖二)圖說:被稱為黑孩子的人,不僅不能上學,也找不到工作

被稱為黑孩子的人,不僅不能上學,也找不到工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有工作就算是好運。中國目前的經濟,正往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移動,失業率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中國企業受到資本主義思維的影響,也強調競爭力和效率,在增加人力僱用上採取被動,在解僱上卻十分積極。處於資本主義經濟的國家,大部分都朝著精簡的方向邁進,中國亦是如此。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很多。農村與都市的貧富差距固然是問題,為了找工作而進到都市工作的農民工貧窮化問題也十分棘手。中國政府於是以 2020 年徹底解決貧窮問題為目標,從 2011 年開始著手進行「脫貧十年計畫」,進行擴大投資,期待能減少都市與農村間的貧富差距,讓財富重新分配。這個戰略,未來能達到怎樣程度的結果雖然令人期待,但已經嚴重化的貧富差距問題,勢必將面臨許多困難。

中國面臨的問題中,有個問題在其他國家看不到,那就是所謂的「黑孩子」。黑孩子指沒有戶籍的子女,而這些沒有戶籍的孩子,其實一直存在於都市,成為幽靈人口。

1979 年執政的鄧小平,採取和毛澤東完全不一樣的生育政策,推出「一胎化制」,該原則便是一個家庭只能生一個孩子,對於家庭生育採取嚴格的限制。此政策雖然意在遏止失控的高人口成長率,但這對農民來說十分致命。因為,如果只能生一個孩子,絕對沒有辦法繼續原本賴以為生的農業生產,再加上中國偏好生男孩的傳統,所以,無法選擇男女只能保有一個孩子的政策,在習慣上很難為大眾接受。

但中國政府的意志極其強大、不容違抗。要是違反一胎化的政策,那就必須繳交 3 年所得作為罰款。要是生下第三個孩子,罰金更以數倍加計,這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於是,很多中國人在生了第二胎以上的孩子後,乾脆不去報戶口,在法律容許的範圍以外,繼續養育著孩子。黑孩子,便是父母皆中國人、在中國長大卻無法擁有中國人身分的孩子,只能任由悲慘的命運擺布。

這位沒有戶籍的少女李雪拉(音譯),到現在還不能上學。當然,也無法找工作。在目前這個一切要求實名化的社會,不但不能搭火車,連買感冒藥都不行。只要沒有身分證,什麼事都不能做。

目前,中國大約有 1 千 3 百萬人沒有戶籍,他們大部分都因為一胎化,不敢去報戶口,而成為沒有戶籍的人。現在,沒有戶籍者的確實數字是多少,也無法有效掌握。之所以能得出上述 1 千 3 百萬的數字,是 2011 年中國政府實施第六次人口補查,提出戶籍的條件給沒有報戶口的人,才得出概略的數字。在這次補查後,得到戶籍的人固然能開始過正常人的生活,但仍有許多人沒有戶籍,無法享有任何社會制度的保障與福利,等於無主的難民。

中國若想持續成長,必須從解決階層間、都市和農村間的不平等,以及無戶籍等各種不同層面的問題開始。任何社會,若放任各階層間的不平等持續蔓延,絕不可能獲得真正並長久的發展。

※ 本文摘自《你不敢正視的超級中國》立即前往試讀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