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癌大未來
文/商業周刊提供
這一條街只有短短 500 公尺,估計產值卻高達全球 GDP 1%!
這裡隱藏著世界密度最高的生技產業與實驗室,產出影響全球健康的產值,將是新台幣 33 兆起跳!
這裡是北緯 42.36,西經 71.09,美國麻州大波士頓區劍橋市(Cambridge)瓦瑟街(Vassar)與大街(main)的交叉口。除了建築物造型頗為現代,乍看之下這個路口,其實……,嗯……,很普通。
但第一個提出「生物經濟」(Bioeconomy)字眼的哈佛商學院前生命科學計畫領導人、知名創投業者安利奎斯(Juan Enriquez),最近提出大膽預測。他說,如果要從世界地圖上挑出一個最創新、最有生產力的十字路口,那麼,這個街口肯定名列前茅,這裡產值未來將可能占全球生產總額(GDP)高達 1%到 2%,也就是 1 兆美元起跳!
因為,未來十年關係全球健康議題的醫療新科技,就看這裡了。
在環繞著十字路口的 6 棟建築中,有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頂尖生醫、化工教授、全球學術界規模最大的生醫工程實驗室、最先進的基因解碼儀器,曾經或仍駐紮在此的諾貝爾獎得主至少有 5 位,還有好幾位現任教授被視為未來得獎大熱門。
生技業全球密度最高
剩半年可活,卡特總統靠這治癒腦癌
這裡有全球密度最高的生技產業:從路口往外輻射,占地 70 多公頃、約 3 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的街區內,入駐了超過兩百家生技新創公司,有諾華(Novartis)、輝瑞(Pfizer)、武田(Takeda)、賽諾菲(Sanofi)等大藥廠研發中心,還有手握數十億美元資金的知名創投。再往外將範圍拉到大波士頓區,全美國最好的十家醫院中,有 5 家坐落於此。
醫療的奇蹟由這裡發生:去年 8 月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被發現罹患晚期黑色素瘤、癌細胞已從肝臟轉移到腦部的他,原本預期壽命只剩下半年,他親自見證:吃了最新的癌症免疫療法藥物吉舒達(Keytruda)後,腦部癌細胞竟然完全消失!這個藥物成功上市的重要推手──默沙東研究實驗室(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就在波士頓。
為何波士頓這麼強?
哈佛、麻省理工加持,磁吸大藥廠
2015 年美國核准的新藥中,6 個就有一個出自大波士頓地區!這也難怪,波士頓打敗加州的矽谷、聖地牙哥,被包括 GEN 機構、美國商會等單位,評選為地表最強生技聚落。
「現在每個人都在問:為什麼波士頓這麼強?」獲《富比世》雜誌選入全球百大創投排行榜的北極星創投(Polaris Partners)合夥人納夏特(Amir Nashat)給出答案:「因為,這裡挑戰真正困難的科學問題,跟矽谷網路產業用成熟技術發展新商業模式,是不同的做法。」
「這裡有最頂尖的兩所大學,有全美國最好的醫院,沒有其他地方比波士頓有更好(發展生技)的條件了。」1993 年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寇克癌症研究所(Koch Institute)教授夏爾普(Phillip A. Sharp)補充說明。
「挑難的做」的百年學術風氣,加上得天獨厚的條件,更從紐約、紐澤西州磁吸了大量藥廠進駐。
過去知名的暢銷藥物,如威而鋼、脈優、保栓通,皆出自資金雄厚的大藥廠,但隨著這些藥物專利陸續到期,極須補充產品線的大藥廠研發卻有如「大象跳舞」,靈活度不如生技公司。
為何 Google、微軟也設點?
醫藥加 IT,是熱騰騰新模式
為了就近取得創新能量,1993 年諾華藥廠將研發中心總部從美國紐澤西州連根拔起遷到波士頓,打響第一炮。此後包括輝瑞、默沙東(MSD)等知名藥廠,都到此設立研發據點。
研調機構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選出 2019 年銷售額將超過 10 億美元的 11 項最值錢新藥中,竟然只有一項藥物的開發商沒在波士頓設點!
有了世界第一的研發能量相助,「10 年內,癌症雖不會消失,但將變得可控制。」創投兼知名產業觀察家拉馬蒂納(John LaMattina)預測,藥物開發難度頗高的阿茲海默症,就夏爾普的預測,也可望在 10 年內出現一定程度的解方。
※ 本文摘錄自《商業周刊 第1493期 2016/06/22》〈封面摘要〉,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