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沒有屍體都要推理】推理就在日本動畫中──日常‧動畫‧推理
文/Elish
獨步文化的初野晴「春&夏推理事件簿」系列即典型的日常推理,而若竹七海《古書店阿賽莉亞的屍體》即是舒逸推理。迎接今年(2016)十月訪臺的日本作家初野晴前夕,我們舉辦「認識推理」的暖身專欄,邀請了數位臺灣優秀的推理評論家,深入淺出地談談不殺人的「日常推理」,及即使見血也輕鬆自在的「舒逸推理」,一同揭露推理更多元的風貌!
探險過的荒廢大洋房,櫻桃小丸子事後回去卻再也找不著了?大雄爸媽在結婚紀念日吵到快離婚,都堅持當初是對方求婚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哆啦A夢幫個忙,解決一下吧!生活中偶爾會出現奇怪的事,卻不一定能成功解謎。上述故事單元名稱分別是「小丸子看見幻之洋館」和「求婚大作戰」,不知有無勾起懷舊感呢?動畫中小丸子從未找到答案,只能自行想像真相;大雄則引發時間悖論慣犯,答案本身反倒催生了問題。
除了國民動畫偶爾出現的謎團單元,若對推理解謎感興趣、以這為主軸的動畫其實也從未少過喔。一樣屬於童年,華納的傻大貓與崔弟之謎(The Sylvester & Tweety Mysteries)便是可愛的金絲雀崔弟,幫助大智若愚的老奶奶偵探解決各種神秘案件的冒險故事。
大人小孩都不陌生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偵探柯南,更是目前最知名的東京雙煞日本長青推理作,在台灣也已經知名到真的不必對此多做什麼介紹了,對吧,毛利老弟?(我曾經也能叫小蘭姊姊的……)不讓偵探專美於前,旣製造事件又解決麻煩的怪盜也極受歡迎。常來柯南湊一腳的怪盜基德自己也是專屬系列主角;更別提擁有經典地位的魯邦三世,四十多年來一直有新作品。個人特別推薦2012的《魯邦三世──名為峰不二子的女人》,以峰不二子為主角的選擇極有意思,作品水準也非常優秀(此外還有迪士尼出品的狡猾通天德和神偷卡門,可惡,再提下去年齡就要……)。
真人影視中相當受歡迎的「警匪片」,動畫也不缺熱門作,結合科幻與深刻哲學思考的《攻殼機動隊》早已是殿堂級作品。近年熱門的《PSYCHO-PASS心靈判官》,則透過偵辦獵奇犯罪的過程,描繪並引領思考一個反烏托邦社會的結構及人性問題。
除了改編漫畫外,推理小說動畫化的例子同樣增加中,妖怪推理大師京極夏彥的《魍魎之匣》、原作是坂口安吾《明治開化 安吾捕物帖》的《UN-GO》(不過改編幅度頗大),去年的《全部成為F》和《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一部接著一部持續推出。電玩改編的「槍彈辯駁」系列同樣熱門,將角色冠以文學家之名的《超能力偵探故事文豪Stray Dogs》也很受歡迎,總之推理動畫近年來真的是如繁花綻放般興盛。
話又說回來,在觀眾跨越無數死傷(!)之後,難免會好奇有沒有類似文章開頭那種味道,主打生活化謎團與奇妙事件的動畫?答案當然有,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冰菓》(京都動畫.米澤穗信.古籍研究社系列),以及《春&夏推理事件簿~春太與千夏的青春~》(P.A.WORKS.初野晴.春&夏推理事件簿系列)。
兩作皆以校園為背景描繪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無論是古籍研究社的社刊為什麼叫「冰菓」、多年前初戀情人為何突然狂暴化,又或者自製電影拍到一半劇本結局沒著落求推理、全白魔術方塊如何破解等等。琳瑯滿目的事件旣拓展角色的人生,也創造出不同於一般推理動畫的趣味。
「古籍研究社系列」&「春&夏推理事件簿」:變調的玫瑰色青春
《冰菓》以社團為中心向外發展,描述實行節能主義的奉太郞,總被好奇心旺盛的千金大小姐千反田拉著解謎的被玫瑰色(?)生活。嚴謹的事件設計搭配青春憂鬱的描繪探討,無論劇情還是結局餘韻皆給人越嚼越有味道之感。
《春&夏推理事件簿》則走豐富多彩的花俏路線,不管是管樂社成員的過去、帶有神祕色彩的指揮兼指導老師,還是都把老師當戀愛攻略目標的青梅竹馬雙主角──運動萬能活潑少女千夏和腦袋一級棒的美少年春太,全都很有魅力。短篇單元劇串連的結構讓謎團風格多變,引入各式各樣的議題並發人省思。
只是那怕兩部作品在設計上都很別出心裁,但資本主義非常現實、咳,我是說對主打感官刺激的影視作品而言,不死人不噴血沒有戰鬥的故事,吸睛度總是比較不利。於是該如何克服「先天不良」,就得看動畫STAFF的功力和用心了。
由於兩家動畫公司皆以擅長處理文戲和細膩畫面知名,自然也集中火力發揮強項。故事本身偏靜態的《冰菓》,讓STAFF徹底展現以圖像說故事的技巧,常把光讀文字可能較為平淡的地方,利用動感十足的演出呈現得極有意思。不但常出現特殊的分鏡構圖,而且人物動作流暢、背景細緻美麗,是非常動人的作品。
《春&夏推理事件簿》在塑造鮮明人物及對手戲演出上歡樂十足,故事氛圍和情感表現也頗到位。重點之一的樂器演奏畫面對電視動畫來說,更是看似單純卻意外吃經費的怪物。錄音、CG建模、眾多管弦樂器和演奏動作的考據全是功夫,本作2D人物與3D樂器融合的畫面自然又亮麗,相當值得一看。
而劇本作為動畫靈魂之所在,也能從STAFF如何處理這部分,察覺其背後的專業考量。《冰菓》因為有半年長度加上小說是長篇,便在強化人物形象的同時,儘可能完整呈現小說情節及其韻味,以達成原作吸引力最大化。
但像「春&夏推理事件簿 」這樣小說是以單元劇互相串連的類型,改編時常有更動。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電視動畫為了吸引觀眾持續收看,常傾向建立存在感十足的主線。於是小說細水長流淡淡處理的「參加音樂比賽」主軸,在動畫中被大幅強化為串連全劇的核心,不但打造出全體社員共同奮鬥的熱血氛圍,也讓觀眾忍不住期待起這些人將迎來怎樣的明天。
沒錯,不管是謎團還是人生都值得勇敢挑戰!
在一般想像中日常推理常讓人擔心會不會無聊單調,可只要親自接觸便會發現意外非常有趣。事件設計五花八門,無論細膩的人際關係還是情緒變化,又或者對社會及歷史議題的省思,真相揭曉時屢有超越讀者原始預期的表現。
而且看點也不只解謎,日常推理型的作品常專注描寫角色隨時間流逝慢慢成長、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事件本身固然是重點,但潛藏在謎團後的思念和苦悶同樣重要。正因為故事多半和血淋淋的凶殺現場無關,才更能集中思緒處理伴隨正常生活而來的困境:也就是如何面對活著這件事本身。
那怕處於極度窮困或戰火中的人,會覺得這些煩惱都太風花雪月。但第一世界的煩惱也是煩惱,對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普通人而言,這些痛苦同樣真實且切身,是必須奮戰才能跨越的生命關卡。
是的,過程可能動人可能哀傷,沈重和溫情的比例總那麼幽微難測。解決時有些鬱悶,卻也多少感覺解脫。並非痛徹心扉的領悟,而是較為和緩的深層療癒。是青春也不是青春,而是關於人誕生在這世上的種種考驗。
我想這正是日常推理小說與動畫的醍醐味,得知真相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某種精神成長。如果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冰菓》和《春&夏推理事件簿》絕對值得一試。喜歡細緻完整的劇情就從小說開始,欲享受精彩聲光效果的話當然是動畫,要選那個單憑看倌喜好,不過依我的私心,通通都看絕對才是最完整的享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