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透過孩子,重新看見「距離地面約十五公分的景色」

文╱李時雍

安古,是孩子親密的小名,也是阿婆呼喚、撫慰嬰孩的擬聲詞。呢喃唇齒,還發不出清晰聲音時,嘴嘟嘟吞吐著「安咕安咕」,大人的臉湊上了小臉,回應同樣的一句:「安咕安咕……」

安古是見到母親的快樂之意,安古是肚子咕嚕嚕的飢餓之意,安古是乳牙在暗地隱隱的騷動,是沉沉呼息,一眠大一寸。家人們問郅忻孩子的小名,郅忻不假思索地回道「安古」,她寫著:「『安咕安咕』阿婆總是這麼哄每一代孩子。」

《孩子的我》是郅忻記述懷胎、生子,伴隨著另一個生命到來,而攜手經驗嶄新世界的旅程。輯一「安咕安咕」以最初的發音暱稱為題。世界之新,不只許多事物在小生命眼中還沒有名字,對於母親,也更是重新的練習:哺乳與懷抱的練習、返回無字歲月的練習、第一次吃糜、借閱第一本書。郅忻在身孕和產後,暫停下工作,放慢了讀書速度,專注與安古相伴,每日生活,重新以孩子爬行躺臥的低度,觀看著成人的我們盡已遺忘的「距離地面約十五公分的景色」。

相較於前部散文集《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二○一五年)壓卷的同名之作,以孕期周數為計,八周到第四十一周,細緻記錄下初為人母的身心不安,及私己的感情,這部新集似像續集,卻因孩子的降生到來,而流露身為母親截然有別的心境;從「我的肚腹」轉向「孩子的我」,將「我」讓位給「我們」,無疑是生命教導的一種溫柔的包容。

郅忻留意著日常細微的關係,更令人注意的是,不僅止於母子,在這系列作品中,更延伸至母系家族,從她對安古的凝視中,反覆看見照養自己長大的阿婆的凝視,看見因離異而長時期缺席的母親,看見在場又終於離席的另一個母親。

自第一部作品《我家是聯合國》(二○一三年)以來,「家」便是郅忻恆常的母題,家的複雜組成,是她漫長的糾結。郅忻出生新竹湖口的客家小鎮,家族成員離離合合,成長歲月的小女孩多由阿婆隔代教養;來自越南、印尼等地的姊妹們,陸續婚嫁加入了大家族,小鎮曾有眷村,鄰里交往有外省或福佬人。這多年,她因之在生活、書寫,以至學術研究中,持續關注東南亞移民社群,開始學習越南文,寫下一篇篇台越故事,思考著小鎮,於東亞歷史鏈鎖的微小座標位置。

這些知性尋索的底層情感,或許來自那家族故事的源頭,她的阿公,阿有。散文之後,郅忻轉而寫作長篇小說《織》(二○一七年)。阿公阿有年輕時為了養家,曾經前往越南西貢,從事紡織廠技工十一年,直到一九七五年,南北越戰火延燒至西貢,倉皇捨棄投資的工廠,帶著當時前去探親的阿婆阿梅出逃。小說由孫女的視角起始,娓娓由阿公臨終前一幕述說起。郅忻有意透過小說的追索,梭織自身家族與東南亞紡織業史,冷戰與越戰,台灣和越南之間剪不斷的關係。熟悉郅忻作品的讀者們,總會想起她一遍遍回看這一段個人生命的前史,從散文〈織〉,以至新書收錄的〈寄至越南的家書〉、〈遠方行〉多篇,彷如一個結慢慢梳理。

但因為孩子的眼睛,郅忻自寫作之初對於家族史、女性經驗、離散的生命、小鎮與大城的描繪,業已有了新的意義。她在〈隱形的臍帶〉中,敘述近年的轉變:「跟著安古,我重新成為一個孩子,重拾單純的創作慾望。」她像孩子,尋回牙牙學語、探索世界的勇氣,由此寫下「安咕安咕」系列,寫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和《織》,寫下輯二的「小鎮故事」,與收錄輯三「行囊」的其他。

孩子的世界太新,尚未命名;成人的世界太舊,景物都已消逝。「小鎮故事」裡的百齡樓、滿天星髮廊、五一書局、月台洞穴、北美戲院,都是曾為孩子的我,為著我的孩子,所重新記下的名字,所描摹的家的圖形。然而終將消逝的舊址,其實不讓人迷路,而讓人感傷迷途的,是稱為「愛」的所在。郅忻在〈中華兒童才藝補習班〉寫到了投射於美術老師的複雜感情,「若老師是母親多好」,幽微的心思,想望和另個女孩交換人生,「對於老師的愛,一旦堅持下去會得到什麼結果?我會不會忘記我家住址,成為另一個孩子?」郅忻在小鎮不同的成熟女性身上,找尋離家母親的倒影,在不同的段落說著,我愛媽媽,我愛媽媽……

回想二○一四年前後,我初讀郅忻的作品,期間因編輯副刊之故,我成為「安咕安咕」的第一個讀者。二○一五年,與郅忻同行於一趟旅程,在福州三坊七巷,第一次聽她談起她的家人,聲音微細而篤定,她說想寫一部小說,關於阿公在越南的故事。隔年我在報社主編的最後半年,她開始寫下「小鎮故事」。重新讀到這些作品,才想起刊登之初,安古出生,郅忻應猶在月子中心;而後流轉於一間早餐店、到一間早餐店桌間,趁零碎的時間,照顧寶寶,讀書,寫字。

《孩子的我》是被孩子擁有的我,與孩子般的我的相遇偕行。我特別喜歡其中一篇〈摸摸〉,郅忻講到安古之名的由來,及自己的小名「摸摸」。摸摸是一條被子,與女孩形影不離,想念母親時,她總是抱著,「摸摸像是另一個我,需要輕輕安撫。」

親愛的摸摸,早已成為大人的我們,因為孩子,重新成為了孩子。摸摸,是見到孩子的快樂之意,是飽飽了肚子摸摸之意,是輕撫著胸口,沉沉的夢。即使夢中世界遼闊,摸摸安古,有彼此輕輕安撫。

※ 本文摘自《孩子的我》推薦序,原篇名為〈成為孩子〉,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