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遭遇性騷擾時,不要為對方找台階,不要自責,不要笑

文/鄭文正;譯/徐小為

「青蛙之所以會冬眠是因為牠們是變溫動物。人就不會冬眠,對吧?為什麼會這樣呢?」班導師在孩子們之間走來走去說明,接著把他的手伸進我的T恤裡面,揉捏著我剛開始發育的胸部,說人的體溫就像這樣跟外界溫度無關,會一直維持溫暖。

為什麼是我?我覺得既羞恥又丟臉。這是我國小四年級時發生的事,當時的班導是只剩一年就要退休的男老師。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年,但直到現在,當我聽到有人說到「性騷擾」這個詞的時候,依然會鮮明地想起當時發生的事。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性騷擾不只這一件。高中時,有老師一邊揉著我的耳垂一邊把嘴唇靠在耳朵附近悄聲說話;大學時也曾因為打工的前輩們一直追問我跟男友的私事,而令我感到困擾不已。在威權關係中越處於弱勢、年紀越小,就越容易被性騷擾,因此和男性比起來,遭受性騷擾的女性壓倒性地多。

二○一七年美國知名電影製片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爆發性醜聞,成為引發「Me Too」運動的契機。他藉由職務之便,要求受害女性與其發生性關係,並表示答應的話會對她們在僱傭條件上更加有利,以此作為哄騙的伎倆。性騷擾中常常會出現跟利害關係結合的職場性騷擾案件,即使受害者被侵犯卻仍舊找不出解決辦法。

根據韓國勞動僱傭部調查,職場性騷擾報案件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二○一二年有兩百六十三件,二○一六年則上升為兩倍以上,有五百五十六件,而實際上未報案的件數恐怕更多。

至於近日被報導的嚴重性犯罪行為,例如DB集團秘書遭性侵案件等,法律上則可循另外的途徑處理。雖然我對法律的部分不太清楚,不過對於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碰到的性騷擾,我想說明該怎麼作才不會放任怪物作亂,還有遭到性騷擾時應該如何應對。

當你遭到性騷擾時,首先該作的第一件事是不要再想「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他應該不是那種人才對」。如果你一開始覺得這沒什麼而輕忽大意,接下來就會很難制止對方,或者很難表達不悅的感受。如此一來,很可能會縱容犯錯的人,或是讓他有機會反過來指責受害的自己。

實際上,韓國女性家族部在二○一五年調查職場性騷擾狀況時,遭受性騷擾的人中有七八.四%回覆自己沒有作出任何行動,只是一味地容忍。他們選擇忍耐的最大理由是「覺得不是很嚴重」(四十八.七%),第二名則是「即使去報案似乎也沒辦法有效解決」(四十八.二%)。

聽到這樣的說法,不覺得奇怪嗎?雖然感覺被性騷擾,卻不覺得很嚴重?然而更大的問題是,有越多這樣的人,就會有越多性犯罪的加害人用「你太敏感了」的說法,替自己的行為辯護。

請相信自己的感覺,「覺得不舒服」本來就很主觀,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同意。

第二件要作的事是不要笑,就算你很難扳起臉拒絕,至少也不應該笑。有很多女性遭受到性騷擾的時候,因為太過驚慌,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才好,便不經意地笑了起來。甚至就連拒絕時,也都擔心自己的態度過於強硬,只好勉強尷尬地笑。

從聊天軟體等社群網站中收到性騷擾留言,或者曾對自己性騷擾的人傳訊息過來,在回覆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會用「哈哈」之類的字句來帶過。加害人會利用這點,當作以為對方也對自己有好感,或者沒有表現出明確拒絕的證據。

經常作出性騷擾發言的人中,有很多人看到他人因為難堪而苦笑的樣子,都會誤以為是自己的表現很風趣。他們會自以為講了個有趣的黃色笑話,但在尺度拿揑上卻完全失敗。

實際上,貿然犯下嚴重言語性騷擾的人相當少,一開始都是開一些讓人不悅的玩笑,接著尺度越來越大,若是對方沒有表現出拒絕的樣子,他們就會擅自解釋為正面回應,最後犯下嚴重的錯誤,所以我們不能留任何餘地給這樣的人。

我在群組或私訊收到騷擾的色情圖片或影片時,基本上讀完後都不作回應。之後如果不得不和對方聯繫時,也幾乎不會提到與那有關的事。比方說,我也曾開過和性有關的玩笑,學妹卻完全沒笑,所以在那之後,我便絕口不提類似的玩笑話。

對於讓人不舒服的話語,與其草率地回應,不如乾脆「已讀不回」,會來得更有效,就直接讓對方吃閉門羹吧。

此外,如果感覺不太對勁,就必須避免只有兩人單獨相處的情況。若不得已必須單獨互動的狀況下,就要盡可能留下各種文字證據,也可以錄音。許多受害者總認為「這次應該不會了吧」、「他應該不是那麼壞的人啊」、「他除了這個之外人還滿好的啊」,相當類似於被家暴的妻子看待丈夫的心理狀態。

實際上,人們連自己的意志都時常會背叛自己了,怎麼可以這麼輕易相信他人呢?如果是健全的關係,打從一開始就不會讓你產生這些念頭。你會有這些煩惱,表示這段關係本身就是不健全的。

當你遭受言語性騷擾的時候,可以依據情況用類似開玩笑但明確點出問題的方式警告對方,也非常有效,例如:「請問您是覺得我很像女兒才這樣說的嗎?但我爸爸不會對我說這種話耶」、「如果把您剛說的話錄音放到網路上,您不覺得一定馬上就會鬧很大嗎」、「最近要是說這種話的話,下場會很嚴重喔」等等。

在韓國,第一件被認定為犯罪的性騷擾案件是一九九三年的「首爾大學申教授性騷擾事件」。當時在首爾大學某間實驗室工作的禹姓約聘助教,受到上司申姓教授不必要的身體接觸及與性有關的不當發言騷擾。

禹助教提出抗議後,申教授立即破壞了當初的約定,沒有推薦她續任工作。因此禹助教向申教授、首爾大學校長及國家提起訴訟,要求損害賠償。韓國民友會附設性暴力諮商所相關人士指出:「申教授事件是將有別於性暴力的『性騷擾』概念,導入法律途徑的契機。」當時「性騷擾」一詞的具體意思尚且不夠明確,因此甚至特別研究了從外國傳入的「Sexual harassment」概念。

在沒有「性騷擾」概念的一九九二年以前,難道韓國社會裡就不存在性騷擾嗎?當然不是!在我小的時候也沒有「家暴」這種概念,那時社會上普遍的認知是夫婦間發生的暴力並不會受到法律制裁。然而,最近甚至出現了「約會暴力」這個新名詞,表示過去被認為理所當然或者見不得人的事情,終於開始受到重視,被當成問題了。

總是被社會大眾問「你怎麼這麼敏感」的那群人變了,他們開始積極地向外大聲表達自己的不適。托他們的福,那些受到侵犯卻只能一味忍氣吞聲的人們也終於得以勇敢發聲。

性騷擾成立的條件是以受害者為中心,相當重視被害者的想法。因此受到衝擊時千萬不要強迫自己覺得那沒什麼,如果一味容忍或躲避,問題只會反覆發生,或更加惡化。重點是要相信自己的感覺,然後態度必須更堅決果斷。

專家強調,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性騷擾時,初期的應對很重要。如果不好表現得太直接,建議也要嘗試各種方法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就像小孩子耍賴時要好好教訓一樣,如果觀望過後發現那些人仍舊不知消停,繼續騷擾的話,就要果斷地向他們說不才行。

儘管如此,假如還是無法制止對方脫序的行為,記得站起來轉頭就走,這是在生活中碰到性騷擾時最基本的應對方式。

※ 本文摘自《微笑面對無禮之人》,原篇名為〈你沒有太敏感〉,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