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養品主打「滲透到肌膚底層」,到底是滲透到哪裡?
文/落合博子;譯/蔡麗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大家。
大家在廣告上耳熟能詳的「滲透到皮膚底層」,這裡所謂的「底層」,究竟是指哪裡呢?
其實比較合理的答案正是「角質層」。
但是,我在這裡想問問大家,角質層到底是位於皮膚多深的「底層」?一吋深?一公分還是一釐米深?
廣告中說到保養品會滲透到角質層,聽起來好像能夠穿透到很深的地方,但其實角質層是皮膚表皮最外面一層,整體厚度在臉上也不過只有○.○一至○.○二公釐厚。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否有跌破大家的眼鏡?
現在我就來簡單說明一下皮膚的構造。

我們的皮膚是由表皮與真皮所組成,其中的表皮是位於皮膚上層的部分,厚度約為○.○五至一.五公釐。表皮還能由外而內依序細分成「角質層」、「顆粒層」、「棘狀層」與「基底層」共四層的構造。
也就是說,位於最外側的就是角質層。而角質層其實是由表皮最底層的基底層,不斷反覆分裂往上推擠的死亡細胞所組成。
這樣的說明方式或許有些觸目驚心,不過皮膚的表面的確是由死亡細胞全面包覆著。請大家參考示意圖即可明瞭,位於角質層下方的顆粒層以下部分,能看得見細胞核的點,然而角質層本身卻不具備細胞核的點。因為角質層的細胞已經死亡了,所以也無法從血液中獲得營養補給。
一般來說,保養品主要是滲透到這些死亡角質細胞所組成的「角質層」,並無法穿透到角質層下方存在細胞分裂的皮膚「底層」。但由於角質層位於最外側,因此會影響到皮膚的觸感與質感。所以,我們才會拚了命地保養角質層,不過我們花了這麼多心力保養的角質層在歷經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汙垢而自行脫落。
而且在日本管理化妝品的「藥事法」相關法律當中,也嚴禁在廣告中提及滲透到角質層更深處的說法。1結論就是,無論如何處心積慮吹噓效果多顯著的廣告標語,仔細觀察後肯定會發現,某處往往標明「滲透到角質層為止」,而臉上的角質層也不過只有○.○一至○.○二公釐厚。
註釋
1 審定註:目前在臺灣,化妝品廣告詞語可參酌「化粧品得宣稱詞句例示及不適當宣稱詞句例示」,像是深入細胞膜作用、重建皮脂膜/角質層以及促進/刺激膠原蛋白合成/增生、加強肌膚表皮細胞的再生能力等,都會被視為不適當宣稱詞句。相關公告另載於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
※ 本文摘自《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原篇名為〈你被廣告唬弄了嗎?——「滲透到皮膚底層」實在很難〉,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