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小將翼》掀起日本足球狂潮,世界盃之路由此開展
文/石明謹
雖然日本很早就有足球運動,但是發展卻相當遲緩,一直到一九二一年才成立日本足協,除了日本流行的運動項目頗多,例如棒球、相撲等都佔據了很大的運動市場,更重要的是日本一直沒有把足球運動視為職業化的重點項目,而是以校園運動及業餘運動為主,日本高中足球聯賽於一九一八年創辦,甚至比日本足協成立的時間更早,日本是個學校運動極為興盛的國家,足球運動人口不算少數,卻一直處於二流球隊的水準。當一九六〇年代韓國足球開始興起,並成為亞洲霸權的時候,日本甚至都還處在足球是一種校園體能教育的舊思維之下。
漫畫掀起足球風潮
一九八一年漫畫「足球小將翼」(キャプテン翼)開始連載,這可說是一部影響世界足球史的作品,誇張的動作與人物設定可說是天馬行空、脫離現實,但是卻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足球熱潮,尤其是漫畫中對於巴西足球的極度推崇及想像,讓日本人趨之若鶩,許多球員紛紛前往巴西進行足球留學,更重要的是引發了日本各界對於足球未來的渴望,日本足壇開始有心規劃他們的世界盃之路。
三浦知良就是這個世代的開創者之一,他在十五歲時就前往巴西留學,學習所謂的「技術流」足球,他在巴西的職業生涯不能算是成功,不停遊走於多支球隊之間,但是他帶回日本的影響是非常正面的,一九九〇年他回到日本,同年日本開始了足球職業化運動,開始籌備職業足球聯盟,在當時世界足壇職業化早已經是常態,日本在這條發展道路上,比起海峽對岸的韓國,整整落後十年。
J 聯盟效應與杜哈悲劇
一九九三年是日本悲喜交加的一年,在那一年的五月,J 聯盟正式成立,三浦知良與巴西歸化的中場拉莫斯瑠偉(Ruy Ramos,日文名:ラモス 瑠偉),帶著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日本隊出戰世界盃資格賽,經過十年的努力,日本引進了新的教練,歸化了外籍選手,還培養出大批本土人才,同時完成足球職業化,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自信滿滿,看好日本有機會首度踢進世界盃。
在最後的亞洲六強資格賽中最後一輪,日本將在卡達的杜哈(Doha)迎戰伊拉克,當時由於日本積分領先韓國一分,如果能夠擊敗伊拉克,那麼日本就能夠進軍世界盃,如果踢平伊拉克,而另外一場比賽韓國隊獲勝,兩隊可能就要比較得失球差,日本一開賽就由三浦知良進球取得領先,下半場被追平後,日本傳奇前鋒中山雅史攻進第二球,原本眼看勝利即將到手,比賽到了最後關頭,伊拉克取得一次角球機會,在右路的短傳配合製造出傳中球後,由替補上場的賈法‧奧姆蘭(Jaffar Omran)頭球破門追平比分,此時傳來韓國以三比零擊敗朝鮮的消息,日本慘遭淘汰,他們離世界盃的距離,僅有三十秒。
不停交棒的日本足球
一九九七年日本捲土重來,再度挑戰世界盃,亞洲十強小組他們依舊被韓國擋下,只能參加附加賽,但是這次他們成功的擊敗伊朗,終於成功創造歷史,首度踢進世界盃,三浦知良、中山雅史、北澤豪所代表的三浦世代,成功交接給小他們將近十歲,以中田英壽、川口能活為代表的中田世代,一九九八年法國世界盃,日本的初體驗以小組三連敗結束,但是隔年的世界盃青年錦標賽,日本踢進決賽,最後敗給有哈維、卡西拉斯(Casillas)在陣的西班牙,然而這支日本隊也產出了小野伸二、稲本潤一、遠藤保仁、小笠原満男、中田浩二、高原直泰等人組成的黃金世代。
一九九七年J聯盟的入場觀眾嚴重下滑,日本立刻做出職業球團屬地化的改革,強制大型企業退出冠名,改以地名經營球隊,經過二十年的努力,至今J聯盟已經成為日本青少年最熱愛的體育賽事,日本在一九九八年世界盃之後,檢討足球技術獨尊巴西的弊病,開啟了大量旅歐模式,尤其是黃金世代的選手,幾乎都在歐洲的一級賽事出賽,二〇〇二年日韓世界盃,日本獲得世界盃史上首勝,同時也成功以小組第一踢進十六強淘汰賽。
從一九九八年世界盃開始,日本就再也沒缺席過世界盃,而且不斷有出色的新人領軍,日韓世界盃之後又冒出中村俊輔、本田圭佑、香川真司等人,幾乎都是旅歐大將,J聯盟也再度轉型,除了持續增加入場觀眾人數,也把自己定位成旅歐的搖籃,大量鼓勵J聯盟選手出走歐洲,如果境遇不佳或是即將退休,再回到J聯盟的模式,成功讓日本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就迅速從亞洲二流球隊,變成毫無爭議的王者,在比賽場上或許會跟其他球隊互有勝負,但若以人才庫的養成、職業聯盟體系的建立、參加國際賽事的穩健度,日本都可以說是亞洲第一。
重返杜哈
日本的球風一開始以巴西為目標,因此在球員的培養上,非常重視腳下技術,但是日本球員早期有身體對抗能力不佳的毛病,這不僅僅是天生體型上的劣勢,還有日本人的天性不喜歡與人有過度的身體接觸有關,在大量球員有了旅歐經驗之後,這種現象已經逐步改善,反倒是現在有人認為日本球員少了中田世代或小野世代在球場上的創造力與靈氣,而且在個人成就上落後於韓國,日本的成績看起來很穩定,然而說穿了就是沒有辦法給球迷帶來太多的期待。
前往卡達之路一開始看起來不太順遂,亞洲區十二強賽一開始日本就敗給了阿曼,但是其實這並不會讓日本球迷太擔心,畢竟整體實力日本遠遠超越其他國家,比賽經過五輪之後日本也後來居上,積分慢慢超越其他國家,最後與沙烏地阿拉伯提前攜手進入卡達世界盃的名單,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慢熱又缺少激情的風格,在世界盃上很難有好的發揮。
日本總教練森保一,當年正是杜哈悲劇時,倒在場上痛哭失聲的日本代表隊球員之一,如今他又帶領日本隊重返現場,現在杜哈的景物,與當年已經產生不小變化,是一九九九年大規模都市計劃後,所發展出來的超級現代化都市,而日本隊,也不再是當年想要闖關世界盃的那支足壇新兵,而是有心挑戰世界強權的亞洲代表,對於森保一來說,跟杜哈的再次相會,究竟會是一掃當年留下的陰霾,還是會在心中刻下另一道傷痕呢?
※ 本文摘自《Road to World Cup足球應許之地》,原篇名為〈再見杜哈──日本〉,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