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被釣了。當我們看著這些充滿自知之明的餌。
Photo Credit: unsplash

我們也被釣了。當我們看著這些充滿自知之明的餌。

文/蕭詒徽

魚為什麼要吃餌?

換個方式問:人為什麼要作死?*

第一部作品《偽魚販指南》中,楷倫展示了他寫人物的功力。除卻宥勳在其序中以結構、角色形塑切入所指出的優點,《偽魚販指南》給我的啟發,在於它用紀實之美布達了人面對利益時的複雜性──人們容易以為「逐利」是一種扁平的行動,是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哪裡賺比較多往哪去;但在楷倫筆下,我們看見人為了爭一口氣在競標時喊出讓自己賠本的價碼(〈競標〉),為了姊妹創一份並非初心的業(〈女人魚攤〉)……原來,在看似理性當先的利益問題之前,人依然如此寧願讓感情介入。

楷倫擅寫那份介入的感情。而比起偉大的合理的,他更擅於寫羞赧的、卑鄙的感情。在買與賣的精密算式裡,潛伏著使一切運算傾斜的猥與瑣,那常是楷倫筆尖所指。

魚吃餌的原因或許單純,因為牠們餓了。至於人為什麼作死,人們最直接的答案看似悲憫卻顯得輕易:不就是因為他們就算不作死也快死了嗎?是生活逼他們的──

這個答案合理,也存在,但顯然不是楷倫企圖以小說給出的回答。

不同於《偽魚販指南》中受限於文類默契與取材,因而仍隱約被上述這個直接答案的引力所牽制,《雪卡毒》藉虛構所能賦予的戲劇張力強調人的另一種狀態:楷倫為多數角色設計了「不作死其實就不會死」的處境,他們要麼不必另尋出路,要麼一腳已經踏在出路上,但他們依舊──甚至執著──往餌的方向前去。

這將問題再推深一層:本就有東西可吃的魚,為什麼還要吃餌?

我們要先辨識餌為何物。

《雪卡毒》裡有一種餌,是金錢。在〈溪底無光〉裡,錢是簽賭的獎金;在〈返山〉,錢是保險金與補償金;在〈讓鱉鬆口的雷聲,是悶是響?我好想知道〉,錢是放生換來的贖命金。這些是錢,但又不純粹是──楷倫聚焦這些附掛各種前綴詞的金錢名目,凸顯它們來歷殊異、並非單純以勞務交換的性質。這讓作品中的餌之意涵有了第一次擴張──讓角色趨之若鶩的,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有機會以某種捷徑、換得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僥倖。

《雪卡毒》裡另一種餌,是本性,而本性在故事裡往往易容為欲望。看似口腹之欲遮蔽了利害判斷,本質卻是在廢墟中求生的基因(〈雪卡毒〉);看似性慾使人的命運走岔,本質卻是冷漠者面對社會期待的消極行動(〈雨分河流〉)。人吃餌可能還真不是因為餓,是餌作為客體和角色主體互為表裡。逐餌於是並非一種選擇,也無關愚智,而是遂行自我如其來之我,即便明知其濁惡。

《雪卡毒》裡還有一種餌,是對信仰/儀式/江湖規矩的悖反。〈溪底無光〉中族人因有所信而不電魚,「我」則無視山中默契;〈潛下是沉底的起頭〉裡,角色潛入「村裡的人都會說長大才能去」、「有水鬼」的海域,他們想看看規矩外有什麼、看看不相信會怎樣。這恰恰是釣魚理論所揭穿的人性:界線引來的不是人的遵守,而是人的試探。

與餌一起在故事中共存的,是被釣的人竟如釣者般的覺知。他知道賭博無望,他知道賣地無良,她知道她沒有家……他們知道,但他們沒有避免,繼續隨慣性行動。八篇小說的主角,沒有任何一人因事件行進而頓悟,而劇烈改變,甚至當親人死去,他們也能靠心靈維持原狀,彷彿還在等待這個原狀將領他遇上什麼。

他們知道吃餌是傻的,知道自己不吃並不會餓死,甚至知道吃了餌之後不過是變成更大的餌。但他們仍要。而《雪卡毒》之美麗,便建立在這些人物的不動不變:我們望著明知將會在遠處某點對撞的列車,猜想那個點會在哪裡、會怎麼撞,同時一邊欣賞著已知自身命運的列車貫徹自己的餌之哲學──僥倖、本我、試探。

我們也被釣了。當我們看著這些充滿自知之明的餌。

《偽魚販指南》讓我們讀到,介入理性的意氣與面對利益的感性如何驅使人們情願面對不智與不幸,咀嚼其中趣味;《雪卡毒》則進一步擴張這份感性可能的廣深。這些角色不是單純被情懷由上而下地操縱,而是與自己的感情平行,仿若登出帳號般旁觀自己的人生,看見險峻與荒唐,但依舊執意目睹。

這是對命運的順服,可竟也是對命運的挑戰:無論命怎麼逼,他們以這份繼續的覺悟為賭注,說不定最後是贏的。

人為什麼要作死?因為作死通常終究滿足了我們內在的某種衝動。知道那是餌,但吃了,至少餌確確實實進了自己的肚子。但這並不是楷倫小說餌的辯證的終點。

如果你拿到幾個億一夕暴富,你會做什麼?《雪卡毒》中某篇主角因故進山逃債,後來衷心相信自己獲得眷顧、獲致鉅款;然而即便如此,他最急迫的想望也不是還債,不是未來,而是下山。

讀到這裡,我心有徹悟:原來人吃餌,可能並不是因為餌多好吃、餌是什麼,而是因為餌連著長長的釣線。吃下餌,你便有機會被那條長長的線,拉到你從未到過的地方,離開你本來所在的海。而這之後的事,吃餌的人沒有想得多深,沒有那麼在意。

這便是他們無法停止作死的理由:是,繼續待在這裡也有東西可吃,可是不要。在這裡好好活下去並不是贏,離開才是。

他們沒有要去哪裡,只是需要離開。和許多時候的我們一樣。

註釋

*不作死就不會死。網路用語,指沒事找事,反而導致災禍到頭。原句出自《機動戰士Z GUNDAM》第十二集台詞:「抵抗すると無駄死にするだけだって、何故分からないんだ?」(抵抗只會白白送死,為什麼就是不明白呢?)


※ 本文摘自 《雪卡毒》,原篇名為〈【推薦序】無法停止作死的理由〉,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