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俊堯、黃呈豐、楊曙榮 一個能夠長期實踐「事」與「人」的「不斷再合理化」的企業,便是具備韌性特質的企業。 過去幾十年間,關於韌性的研究,散見於工程科學、生態環境、心理學、資訊安全、供應鏈管理、風險管理等領域。在工程意義上,韌性代表系統受擾後回復原狀的程度;系統的韌性愈高,受擾後回歸原…
文/黃俊堯、黃呈豐、楊曙榮 一個能夠長期實踐「事」與「人」的「不斷再合理化」的企業,便是具備韌性特質的企業。 過去幾十年間,關於韌性的研究,散見於工程科學、生態環境、心理學、資訊安全、供應鏈管理、風險管理等領域。在工程意義上,韌性代表系統受擾後回復原狀的程度;系統的韌性愈高,受擾後回歸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