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復原的漫長旅程後,我們終能計畫明天做什麼、吃什麼——專訪《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作者陳潔晧、徐思寧

文/愛麗絲 「我小時候過得很孤單,很寂寞。」陳潔晧自三歲那年,遭奶媽一家四口性侵長達三年,時間走遠,他用盡全力將痛苦埋藏記憶深處,卻從此陷入一個沒有出口的黑洞。黑洞彷彿催狂魔,吞噬生命所有快樂,只留下深遠憂鬱。九年前,正在準備研究所畢業論文考試的徐思寧,請陳潔晧替自己繕打某段文字——那段描述育幼院青…

兒童創傷並不是受虐兒的專利,任何人在兒童時期都可能遭受創傷

文/布魯斯D培理、瑪亞薩拉維茲;譯/張馨方 這幾年來,兒少受虐的案件層出不窮,最近「南韓N號房」性暴力事件,最年輕的受害女孩僅有十一歲;前陣子彰化也有一個繼父虐死四歲兒童的案件,讓人看了都會忍不住想,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 然而,兒童創傷並不是受虐兒的專利,研究告訴我們,很少有人在兒童時期可以完全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