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的春天,他看著新綠和遠方駛過的中央線電車,安靜地流淚

文/佐久間文子;譯/賴明珠 川本先生在一九六○年代末到七○年代初,回憶自己剛出道當記者的著作《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平凡社,中文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中出現「哭泣的男人」的故事。堂堂把哭泣的男人的姿態暴露出來,就像創造了新男性印象的美國新電影主角那樣。與「哭泣的男人」川本先生相對的是,小七歲的惠子小姐是…

妻子之死彷彿使他也死亡了一次,與亡妻書向來是詩歌最深情也最沉重

文/廖偉棠 詩是一種經驗的熔煉,對自我對世界皆如是。陶淵明和杜甫率領的入世詩學,自經驗而入,到超驗而出,把平凡人的生活奪胎換骨,帶到存在之可能性的彼岸中,這一妙招,意外地在二十世紀中以降的美國當代詩得到呼應。 我們可以在威廉‧卡洛斯‧威廉斯那裡看到對塵世微事的最大尊重,可以在艾倫‧金斯堡那裡看到對亂…

我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人生⋯⋯但A選項已經不存在了,就從B選項開始吧!

文/雪柔‧桑德伯格;譯/齊若蘭 我跟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快睡著了。」 我是在1996年夏天認識大維.高柏(David Goldberg),當時我搬到洛杉磯,共同的朋友邀我們一起去吃飯看電影。電影開演後,我很快睡著了,把頭擱在大維肩膀上。大維後來喜歡跟別人說,當時他以為我對他有興趣,不過後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