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到不宜再領取紅包的年齡,大人們發展出一套嶄新作法

文/林薇晨 新年將至,我與朋友聊到關於紅包的禮儀。朋友表示她逛街時買了一款紅包袋,並且傳來照片給我看。那紅包上有著燙金的「女兒的血汗錢」字樣。朋友也替她哥哥挑了類似的紅包,上面印的是「兒子存很久」。我們在訊息框裡笑得不得了。朋友感嘆,從領紅包到給紅包,是很劇烈的身分轉變,如同成長的證據。我想到自己,…

【2018,囝仔過年】初一:平常能做的,過年不能做;平常不能做的,過年才能做!

文/鄭宗弦 過年有什麼不一樣? 小孩有壓歲錢可以拿,可以大吃大喝,可以熬夜守歲,可以玩牌小賭一下,這些都是平常不能做的。 過年也有好多禁忌: 千萬不能說「死」字,也不要去打針、開刀、看病,免得整年都帶衰。 事情做完了,不能說「做了(ㄌㄧㄠˋ)啊!」,因為「了(ㄌㄧㄠˋ)」也是賠錢的意思,要說「做好了…

宋朝人也發壓歲錢?而且還有一個風俗與臺灣相似!

文/李開周 壓歲錢在宋朝不叫壓歲錢,而是叫作「隨年錢」。 「隨年」有兩種含義:第一,在過年的時候發放;第二,根據對方的年齡發放。 《舊五代史‧劉銖傳》載:「劉銖每親事,小有忤旨,即令倒曳而出,至數百步外方止,膚體無完者。每杖人,遣雙杖對下,謂之「合歡杖」;或杖人如其歲數,謂之『隨年杖』。」 五代十國…

該不該封口?包多少才不失禮? 小小紅包大有學問

文/春光編輯室 古時候舉凡婚喪喜慶邀請賓客的聚會,除了自家殺豬宰羊,還得額外出錢僱用人手來一起完成這些儀式,一筆額外的金錢支出是必須的,因此受邀的人就以致贈禮金的方式,一方面表達自己的心意,一方面也替對方減輕一些負擔。某種程度上來說,含有互助互惠之意,而且習俗上,回禮的金額會比收禮金額多添一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