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年幼的我而言,騎樓是童年發生的所在,只有騎樓才能體現挨家挨戶四字之精髓⋯⋯

文/楊富閔 號作騎樓也好、亭仔跤亦可、多數人則叫它亭仔腳,我很早就發現自己的語言文字離不開它──亭仔腳有時平鋪著與家屋同款的地磚,一如客廳之延長;也像馬路左右延伸特殊空間,隱隱然結構我出生至今二十五年來觀看世界的角度、盲點與成見── 亭仔腳是我書寫的位置:關於文學也關於身世。 最原初記憶是四歲,我站…

我們都有一個做什麼事都行的老母,也都有一個欠栽培的媽媽

文/楊富閔 「媽媽,今天有沒有八卦?」 不知何時開始固定打電話給她,這是我們開場的第一句話,日常的瑣碎的無聊事,通常講幾分鐘就掛掉,如果發現當天話題有發展潛力,她就會說:「你等一下,我打給你,比較便宜。」不外乎婚喪喜慶紅白包、阿嬤的近況、妹妹又長高多少,有時她會分享一下讀我文章的簡單看法。我報紙的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