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心中的《天龍八部》「八大主角」是誰?
1963 年 9 月,《天龍八部》同步於香港《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連載,長達四年之久,也讓海內外讀者的心情,隨著這部小說情節的起落上下震盪。直到 2005 年金庸重修此部小說,都還引來讀者的極大討論。
《天龍八部》小說共出現了高達 230 位人物,書名則是取自佛家的八種神靈,原是用來隱喻書中的八個人物,但有趣的是,金庸在寫作過程裡似乎走出了與當初設想之外的全新天地,也讓八大主角的定義始終無法讓眾人獲得共識,但蕭峰、虛竹與段譽三大主角的身影,無疑是貫穿了華人世界對武俠的想像,成了家喻戶曉的武俠人物。
這部小說內容之廣之深,已成為文學研究中之重要主題。
許多人認為金庸開啟了用小說隱喻時事的範例,在《天龍八部》中的星宿派及其掌門人丁春秋,就是一例:星宿派位於青海星宿海,弟子排名依照武功排名,任何人都可以挑戰師兄、姊,成功就可取代他們,失敗者最慘還會失去性命。而愛聽好話的丁春秋,也養成了門派裡阿諛歡奉承掌門的習慣。而如此種種,都隱喻著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之後在《笑傲江湖》中,「文成武德,一统江湖」的東方不敗,也有同樣意涵。
目前《天龍八部》大致有三個版本,從最早的「連載版」、之後成書的「修訂版」及 2005 年金庸重新釋出的「新修版」。在2005年釋出的新修版中,《天龍八部》為其中改動最大的部份,不但逆轉了段譽與王語嫣的戀情,將眾人熟知的「降龍十八掌」異名為「降龍廿八掌」,並增加了逍遙派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和丁春秋的四角戀情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