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講座】春光綠蕪好讀書──李偉文的荒野與閱讀足跡

螢幕快照 2013-04-26 下午3.37.40

2102年4月25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的「春光綠蕪好讀書」李偉文講座已經圓滿落幕了,愛書人∕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話匣子一開,就炒熱了現場的氣氛。趕快來跟大家重點整理李偉文的分享吧:

更多活動精彩影片→【影片連結】

荒野從荒心開始

「印度人說兩條河交會之處,就是神聖的地方,我很喜歡這樣的說法,」李偉文認為,無論是人與人的交會、人與自然的相遇,都是如此。人心與自然其實是相連的,若是人心痛苦,環境與自然就會跟著痛苦。也因此,若要做到環境保育,也就一定要從「人心」開始,人對自己友善,才有可能對環境友善,如果人們過度壓榨自己,也就更可能走向剝削自然的道路。

李偉文用《論語》中的一段來描述這種人與大地同吃同睡、共生相處的氛圍:「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雖然此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卻似乎就是大同世界的縮影。

另外,美國作家梭羅 《湖濱散記》中的哲學觀,也是同樣是荒野的核心追求:

「我到荒野(原文為森林)來,因為我想過一種用心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必要的部份,看我能否學習它的教導。」

閱讀心法:規律讀書,廣泛涉獵

說到閱讀,李偉文則是大方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方法與書單。他說自己總是同時看多本書,但每本書他都會努力從頭讀到尾,而這同時閱讀的書籍中,大約可分為三種類別:

第一類,屬於自我挑戰、增廣視野類型。每一到兩年,李偉文就會選擇一個過去沒接觸過的領域,搜尋該領域的經典,展開閱讀。這類書籍,讀起來雖然挫折,但卻可以自我挑戰。

第二類,則屬於自己曾經閱讀過;較為熟悉領域的書籍,這一類書籍讀來較不辛苦,也還能為自己帶來提昇。第三類他就會挑自己已經完全熟稔的領域,用來自我激勵、提昇自信!

果然是三本一次服用,各有功效!

李偉文的自然閱讀、生態寫作書單

提到自然閱讀、生態寫作經典書單,李偉文更是如數家珍,以下,就是他大方與讀者分享的推薦書單:

  1. 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湖濱散記》、《種子的信仰》
    《湖濱散記》不但是李偉文最鍾愛的書籍之一,梭羅也是李偉文的偶像,他表示,自己只要看到《湖濱散記》就會買下收藏,家裡已經有20多個版本的《湖濱散記》!

  2.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寂靜的春天》、
    《海之濱》、《海風下》、《大藍海洋》、《永遠的春天》
    「我們都欠瑞秋.卡森一份情,」李偉文進一步解釋,瑞秋.卡森是世界環境運動的先驅,在她的努力下,終於讓世人了解了農藥對自然環境的殺傷力。此外,瑞秋.卡森也是一名海洋生物學家,相關著作也十分值得一看;而《永遠的春天》則是一篇如何帶領孩子進入大自然的教育關懷短文,篇幅雖小卻是經典,這篇短文,也成為荒野保護協會的哲學來源。

  3. 約翰.繆爾(John Muir):《夏日走過山間》
    國家公園之父的作品,是推動自然保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4. 李奧帕德(Aldo Leopold):《沙郡年記──李奧帕德的自然沈思》

  5.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感官之旅》、《鯨背月色》、《稀世之珍》
    艾克曼是詩人,用非常有意境的方式介紹動物之美。

  6. 湯姆.布朗(Tom Brown Jr.):《追蹤師的足跡》、《森林少年的追尋》、《草原狼導師》
    追蹤師需要受過特別的訓練,可以在野地裡找到人跡而這三本書推薦給已經有長期自然觀察經驗,想進一步感受天人合一的讀者。

  7. 大衛.奎曼(David Quammen):《鬣蜥大飛行》、《犀牛的影像》、《多多鳥之歌》

  8.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沙漠隱士》、《曠野旅人》
    這是靈修系列的自然寫作,也是李偉文少數藏書中描寫沙漠生態的書籍。

  9. 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溪畔天問》

  10. 林白夫人(Anne Morrow Lindbergh):《來自大海的禮物》

更多活動精彩影片→【影片連結】

►這裡是Readmoo電子書店◄

完整閱讀,從這裡開始。
https://readmoo.com/

延伸閱讀:
【文字轉播】李偉文講座:春光綠蕪好讀書——閱讀大自然、徜徉經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