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宛芳 「上完課就要立刻複習!」「不要臨時抱佛腳!」想當年讀書的時候,一聽到這些老生常談總是讓人下意識的翻白眼,心裡立刻升起厭惡感與各種藉口;但如果這些作法都已經得到腦神經科學的背書,你會願意從現在開始,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嗎? 《學習如何學習》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利用腦神經科學的發現,來找…
文/何宛芳 《克雷的橋》描寫鄧巴家五兄弟中,由克雷所造的一座橋,而它也是將這家人重新連結的一座橋。故事的起點,就是「家」,而作者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在日前於台北國際書展期間的讀者活動中,提到了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真實互動的重視,也不諱言自己的確刻意避免在書中提及現代網路社群工具。 …
文/何宛芳 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布2017年電子書閱讀報告及犢力回顧選書。回顧2017年,最大的轉折來自mooInk的出現,大幅改變了讀者的閱讀行為! 從書籍數量來看,讀墨讀者2017年購入及領取的電子書總數已逼近30萬本,閱讀時間、畫線註記等數字亦都再度呈現跳躍式提升:2017年全站閱讀時間…
文/何宛芳 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布2017年百大暢銷榜,並首度釋出分類排行榜、銷售出版社排行榜。榜單顯示,話題新聞與社群討論帶動出強勁電子書銷售力道;勵志成長類型書籍也延續2016年的氛圍,持續攻佔2017年。在出版社銷售排行榜,前五名則由游擊文化、天下文化、商周出版、時報出版及天下雜誌出版拿…
文/何宛芳 Readmoo讀墨電子書今日(9/27)歡慶五週年生日,公布最新閱讀報告及最新通路擴張計畫,包括電子書、電子書閱讀器mooInk,都將與多元通路合作銷售,期待藉更多通路夥伴的聯合推動閱讀,讓更多讀者認識、體驗到Readmoo電子書的內容與服務。 mooInk 助攻,閱讀時間創開站以來最大…
文/何宛芳 「我是第六年才開始學瑞典語⋯⋯之前是文盲!」謝夙霓說這話的時候,滿臉正經,完全沒流露出一絲玩笑的神情,這不但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境遇,反差更來自於她最近才剛與夥伴Fiona一起出了一本介紹瑞典生活與文化的書──《剛剛好,最完美!》。 不會瑞典語的人如何寫出這樣的一本書? 這段過往,有點沈重…
1. 讀者都在什麼時後買書、看書? 晚上睡前、上班通勤都看書,上班讀書更好! 從讀者閱讀行為的24小時分布圖來看,可以觀察到臺灣讀者的閱讀行為,與日常作息連動性高,凌晨的睡眠時段,閱讀量會來到一天的低點,天亮之後,閱讀量也逐漸攀升,第一個高點是在早上八點至九點間的通勤時刻,並在下午五點來到白天的高峰…
文/何宛芳 從 2014 年開始舉辦讀書會至今,「為你而讀」已經舉辦了超過百場說書活動,40 多位說書人,不到兩年已經在讀書會裡分享了超過 200 本書,社群也超過萬人,但搞了半天,其實「為你而讀」,應該是為「妳」而讀? 當年,為你而讀知識社群創辦人王誌慶與另外兩個朋友,想組個跨產業愛書交流的機制,…
文/何宛芳 「我們現在的教育有點像成衣廠吧,把孩子培養成一模一樣的人……,一直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卻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在教導孩子。」說起台灣的教育,陳慧潔立刻侃侃而談,絲毫沒有任何扭捏或遲疑,畢竟,這可是在心中模擬多次,希望有朝一日能在TED演講台上與眾人分享的題目。 很難想像,才十八歲的陳慧潔,…
文/何宛芳 台灣的學生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上數學課(甚至更早),但捫心自問,我們真的好好「讀過」數學嗎? 聽到這個問題,或許絕大多數人的直覺反應都是,「數學不是用算的,為什麼要讀呢?」但有沒有好好「讀」,或許正是讓我們的教育只剩下碎片與死背的關鍵。 新店的赤皮仔自學團是一群由國中、高中生家庭所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