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監督國會就上手》
Photo by Robert Couse-Baker
「檢討」二字,聽來沉重,一不小心就會聯想到「批鬥」、「推諉」,好像不能不做,但都是被半逼半就,勉強交個報告,也就是了,避免「傷感情」為要。
這或許是台灣社會的積習,但貼按事理、有憑有據的檢討,對於經商、執政等團隊工作,甚至是私人交往,都有漸進改善之功。《MH370 X檔案》這本小冊,就是馬來西亞關心國事的評論者,對眾說紛紜的「神祕事件」,所做的檢討,在Readmoo電子書店獨家上架。
說「MH370」,讀者可能不太確定。那是前陣子沸沸湯湯的馬航班機失蹤事件,當事班機的編號。咦,飛機失蹤不是意外嗎?按照它離奇的程度,恐怕還涉及某些超自然現象。
楊善勇和董恪寧兩位大馬評論員,他們看到的不僅是失蹤事件的表面。失蹤事件本身的前因後果,還有待更精密的調查,不過,事發後的搜救與蒐證過程,以及目前業已披露的資訊,國家與社會的眾多弊端,實昭然可見。楊董二位的貢獻,在於精準地整理出來,予以評論。譬如旅客名單遲難確認,暴露機場的出入境控管問題;譬如政府與媒體各種發言中,時間對不上,令人質疑「一個大馬,幾個時間」。這些剖析實在也值得台灣政府自我惕礪。
昨天熱騰騰上架的《第一次監督國會就上手》,則是我們推薦給台灣讀者的「檢討指南」。台灣立委在國會殿堂與協商密室裡的作為,一直深為國民詬病。用心做實事的立委當然大有人在,然而搏得上版面的通常是誇張突梯的行徑。
如果媒體一時難以撼動,契機或許在公民自身。「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簡稱公督盟)編了這麼一本小冊子,提供公民工具和方法來檢討立委,以利下次選舉能用自己的選票淘汰作虛功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