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國》的神遊之旅

文/發懶的熊

「所有的鄰居朋友家人阿貓阿狗,彼此在對方的眼裡,都不過是一段或長或短的線」。剛從《平面國》歸來的友人這麼說著。

想像一下,當你投胎在一個度量衡只有兩個維度的平面國度,生活會是什麼模樣?《平面國》裡的每個國民都是一種幾何圖形,這個國家沒有高度,只有長和寬;Z軸的概念不曾出現,真實世界只有X軸和Y軸,二維決定一切的前提下,所謂的政府是具備什麼相對優勢的幾何條件,能詮釋賦予統治權的正當性?再者,統治的手段工具是什麼?社會階層跟庶民文化如何演進成形?階級彼此之間具有流動性嗎?個人的社交往來又是用哪種很”平面”的方式進行啊?

主角身為平面國的一介正方形,甫出場即親切地以第一人稱向讀者娓娓道出他土生土長的國度,是如何建立社會秩序並運作;並簡述平面國的近代史。當生活於四度空間的立體人類(也就是你和我),開始翻轉想像,試圖將我們世界的一切食衣住行育樂細節,換算回歸到只有二維向度的平面進行理解,你只需喚醒大腦深處的國中數學課記憶、發揮一點極為扁平的想像力、再激發一點人性裡的同理心,相信很快就會掩不住那股巨大的好奇心,並能毫不費力地一頭栽進《平面國》,跟隨主角正方形一同遊歷這麼一個不存在”高度”完全”不立體”的異世界。

《平面國》的法則與幾何學的邏輯竟能如此相映成趣,而作者幽默的神來之筆令人捧腹莞爾,並不住驚異佩服這竟是早在一百三十年前問世的小說作品,以數學嵌入支撐貫穿整場的趣味。隨著故事的開展,我們會很合乎數學邏輯地開始發問:那麼《平面國》會怎麼看待不同維度的世界呢?當平面國民遇到了一個點、一條線、一個立體甚至一個”超立體”…他會有什麼反應和行動?

跟隨著主角正方形的自白與思考,我們一齊面臨了超越智識範圍、甚至親身經歷了”超越平面”的難題,既有的價值開始被解構被挑戰;然而平面國民除了長相是幾何圖案,其實跟生活在台灣的你我並無二致,奉公守法盡義務知權利,也俱在人性的劣根性與道德勇氣,想追求真相又懼怕舒適圈外的行動會招致未知的危險。

從《平面國》的神遊之旅歸來,我們溫習了久違的簡易幾何數學,竟也不知不覺地接軌對身處社會的觀察,觸發對現存經濟與政治制度的思論辯證,聯想的過程甚至帶點哲學的意味。這正是<平面國>逾百年終不墜它極為出色的諷刺文學價值的原因─以維度科幻手法,隱諷社會階層現象。而時代的脈動更以黑色幽默回報現在的讀者,因為《平面國》所嘲弄的議題和現象,直到今日仍在你我的生活持續上演著。

本文收錄於《犢月刊 NO.18》,歡迎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