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但……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e.c.johnson

文/大麥町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這句名偵探柯南的經典名言,我想很多讀者都跟小編一樣耳熟能詳吧。對許多人而言,偵辦犯罪的過程裡,只要能從重重迷團當中找出唯一的真相,正義就能伸張,邪惡最終接受應得的制裁。

然而,在現實社會裡,真相的滋味卻不盡然是甜美的,反而有時會帶來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一如在《聖經》當中,當亞當與夏娃吃下善惡樹的果實得到智慧之後,反而因自己的衣不蔽體感到羞愧,也因為這個行為,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亞當與夏娃的後代,也都因此背負著「原罪」生活在世上。

《原罪》的作者史考特・杜羅(Scott Turow),因著他豐富的律師經驗,想必也曾親眼目睹過,偵辦結果的最終真相是如何為當事人帶來慘痛的後果,才會寫下《原罪》一書。

《原罪》的故事中,雙胞胎兄弟凱斯與保羅,因為25年前的一樁兇殺案,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被控殺害女友迪妲的凱斯,透過認罪協商,坦承犯案,進監獄服刑25年;而保羅則躍升為政壇明星,在凱斯即將出獄時,準備參選公職。然而此時被害人的哥哥卻重啟上訴,並且控告保羅跟這樁命案難脫關連。而在重新偵辦命案的過程中,也把兩個家族間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重新翻攪出來……

或許是因為作者杜羅的律師身份,小編在閱讀《原罪》的時候,會一直覺得整本書,就像是一場法庭攻訐。不只是因為杜羅依憑著他豐富的法庭經驗,描繪出極逼真、生動的法庭場景;也因為隨著情節的演進,敘述的視角也不停地切換,就像是作者一一傳喚證人到書本的法庭上來作證,並從他們的所見所聞中,逐漸地在讀者,也就是這次案件的陪審團們面前,拼湊出真相的面貌。

所以,親愛的陪審員,你準備好要面對真相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