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派歷史懸疑劇──《都鐸幽靈》
文/ 鉄鼠
Photo from Wikipedia by Rebecca Kennison
這陣子跟歷史小說真有緣份。先是約瑟芬.鐵伊為英王理查三世翻案,嚴謹縝密有如史學專著的推理名作《時間的女兒》。接著有,麥可.艾尼斯以教宗亞歷山大六世之子命案為底本,將達文西和馬基維利這兩位不世出天才「送作堆」協力辦案的野心之作《命運之惡》。今天要介紹的《都鐸幽靈》則是本歷史味濃郁的懸疑羅曼史小說。
安妮.肯度是名建築歷史學家,為了擺脫過去那段嚴重酗酒、不堪回首的荒唐年歲,亟欲重新振作的她,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研究委託案。平安基金會,一個積極涉入中東事務的猶太民間組織,僱用她調查一個未被證實的傳說──「霍爾本的猶太人」。
對安妮而言這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倘若一切順利,以調查成果為基礎撰寫而成的論文,可望恢復她的學術聲譽,為重獲新生所作的努力將有實質的回報。滿懷期待的安妮,就這樣從美國紐約來到了大西洋彼端的英國布里斯托,展開為期三個月的研究調查。怎料,抵達的當天就碰上了怪事──安妮,撞鬼了,地點就在她的臨時辦公室和住所。
安妮不確信與這名都鐸王朝嘉都西會修士的靈異接觸是真是假,搞不好只是自己的幻覺,但在「撞鬼」的隔天,她遇見了傑夫.哈里斯。傑夫相貌堂堂、灑脫俊美,是安妮會喜歡的類型,但他跟前一晚所看到的修士,除了髮型外,根本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先後與一鬼、一人的邂逅,讓安妮意識到這項由平安基金會負責人菲立普.萬勞博親自出馬委託的調查案,背後並不單純,隨著線索一條條的浮出,埋藏在傳說背後謎團的真相愈趨明白。安妮可否安然全身而退?她與「都鐸幽靈」和「白馬王子」之間的互動又會如何發展?
故事除了安妮自己的視點外,還有兩個來自「異域」的聲音。一個是都鐸幽靈,其真實身份是都鐸時期的嘉都西會修士──賈斯汀神父;另一個則是霍爾本的猶太人──倫巴底人賈科莫。安妮是故事的現在進行式,而賈斯汀神父和賈柯莫不時交錯出現的「自白」則填補過去的空白。
從賈斯汀神父和賈科莫的自白,我們可以發現「霍爾本的猶太人」不單單只是個尋寶傳說,背後牽涉了宗教改革時期的諸種紛爭,而安妮正在調查的事情可能會觸及駭人的真相,讓其陷入危境。事實上,賈斯汀神父就是為了警告安妮而出現在其面前,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將這些事說給她聽。
另一方面,傑夫.哈里斯亦是為了告知安妮可能的危險處境而闖進她的生命。傑夫是以針砭時政享譽英倫的媒體紅人,他懷疑菲立普.萬勞博是謀劃行刺以色列總理拉賓的猶太富國主義激進份子,平安基金會委託安妮研究霍爾本的猶太人只是幌子,暗地裡有不為人知的陰謀,所以出面勸阻她繼續進行調查,卻因為如此兩人意外譜出一段戀曲。
《都鐸幽靈》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巧妙地利用「過去」和「現在」兩條時間線的共同推進,營造了故事的懸疑感。都鐸幽靈的出現,預示了安妮的危險,而他的自白暗示了更為複雜的真相,這是安妮所看不到的、聽不到的。安妮/傑夫與讀者有了資訊的落差,這不對稱加深了我們對於後續情節發展的期待,同時也強化了故事的緊張感。
安妮與傑夫兩人的戀情,雖然鋪陳地過於正統,角色設定略顯公式化,但它無疑地為這個以暗色系作為基調的故事增添了幾分明亮色彩,在描寫人類血腥殺戮、勾心鬥角之餘,不忘正向互動的另一面。
在歷史文獻的剪裁引用上亦恰到好處,資訊量不會大到讓讀者望之卻步,除了理解情節之必需外,沒有多餘的炫學描述,不用擔心會被龐雜的冷僻知識給壓得喘不過氣來。
《都鐸幽靈》有同類型小說該有的懸疑氣氛,點綴其中的情感互動則適度地柔化了題材固有的沈重感,讓讀者保留喘息換氣的空間。謎團的起承轉合亦有相當的水平,最後的轉折甚是有趣,除了賈斯汀神父外,應該沒有人預料到最後竟有有這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