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遁地,《大唐雙龍傳》中最神奇的10大武功

《大唐雙龍傳》為黃易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部,與《尋秦記》各自並列黃易異俠、玄幻二類作品中的兩大代表性奇書,並有眾多改編版本,電視劇、遊戲、漫畫不計其數,是香港重要的文化作品之一。黃易在這部小說中至少創新了50多種武功,Readmoo特別挑出10種金嚇嚇,相當有代表性的武功。

長生訣

武林四大奇書之一,道家寶典,傳說為上古道教崆峒山真人廣成子以甲骨文所作。但後來兩位主角寇仲、徐子陵竟能無意間練成絕世武功心法,兩人內氣一冷一熱,互相相輔相成,為後來內力大增,奠定厚實基礎。《長生訣》分七幅圖,寇仲修練的是第六幅圖,以動為主;徐子陵修練的是第七幅圖,以靜為主。《長生訣》的修煉亦改變了兩位主角的個性。

慈航劍典

即為《劍典》,《大唐雙龍傳》小說裡的正道最大勢力慈航靜齋的鎮派之寶,也是武林四大奇書之一。為慈航靜齋創派掌門人地尼所創,其他三部分別是《戰神圖錄》、《天魔策》、《長生訣》。全卷分十三章,以「靜」、「守」、「虛」、「無」為主,最高境界為「劍心通明」,自地尼以下,僅有《覆雨翻雲》中的秦夢瑤一人練成,《大唐雙龍傳》裡的師妃暄雖同樣修練至此地步,但因為徐子陵而留有破綻,不算功德圓滿,而秦夢瑤之師言靜庵也只修練到稍次一級的「心有靈犀」。劍典中第十三章記載著一種徘徊於死亡邊沿般的枯禪坐,名為「死關」,僅次於「死關」的是「撒手法」,假若道行未夠者妄自修行,會全身精血爆裂而亡。

弈劍術

乃是天下三大宗師中高麗弈劍大師傅采林縱橫中外的絕學。心法要旨在於「以人弈劍,以劍弈敵」,專請料敵機先,先決的條件是要掌握敵手武技的高下,摸清對方的底子,從而作出判斷。經跋鋒寒轉述,弈劍術施劍如弈棋,布下種種局勢使敵人任從擺布,外觀看來就像能預知對方的招式變化。而傅采林的弈劍術則更加精微,全心全靈的感覺與劍結合,外在的感覺是虛,心靈的感覺是實。至於寇仲和徐子陵也曾經由義母傅君婥的隻言片語自行推測出弈劍術的部分要旨並變化入自身武學,但跋鋒寒觀察後判斷,寇徐兩人的弈劍術和傅采林一門其實形似而神非。

井中八法

「少帥」寇仲與天刀宋缺對戰後,配上歷代兵法家的心得要訣,悟創出的八式刀招,配合兵器井中月使出更是威力無窮,分別為「不攻」、「擊奇」、「用謀」、「兵詐」、「棋弈」、「戰定」、「速戰」、「方圓」,寇仲經塞外修行後,習得「兵法入刀」之訣,方使刀法臻至大成。

  1. 不攻–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寇仲自評此招只適合用在單打獨鬥的場面。

  2. 擊奇–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營而離之,並而擊之。常用於「不攻」後,主動出擊,先發制人。

  3. 用謀–用兵之法,以謀為本,是以欲謀疏陣,先謀地利;欲謀勝敵,先謀固己。

  4. 兵詐: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名為一招,其實卻是另八招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兵不厭詐的招數。

  5. 棋弈–未謀其子,先謀其勢;寧先一子,勿失一先。獅子撲兔,君臨天下;遇強即屈,敗中尋勝,據徐子陵推測是寇仲參考奕劍術所創的招式。

  6. 戰定–非必取不出眾,非全勝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7. 速戰–疾則存,不疾則亡。

  8. 方圓–方為陽,圓為陰;陰為方,陽為圓。陰陽應象,天人合一,再不可分,曾用於斬殺伏難陀。

九字真言手印

徐子陵師從真言大師所學的真言印法,天性可剋制魔門的武學,在真言大師遊歷中外名寺古剎五千六百五十二所後,將所有印結歸納其中,通過身、口、意三密,經由人體而與宇宙溝通,達致天人合一之境,並以出自東晉葛洪著的道家寶典《抱朴子》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九字向徐子陵說明真言重神不重形,竅妙處乃三密運用的道理。九種基本法式分別是不動根本印、大金剛輪印、外獅子印、內獅子印、外縛印、內縛印、智拳印、日輪印和寶瓶印,每種基本手印均有上百種不同印變,結合徐子陵多年武學心得而大成,曾用來應付石之軒、席應等強敵。

九玄大法

「弈劍大師」傅采林一脈的內功心法,世上僅有傅采林一人練到第九層,心法始於一、終於九,下者守形,上者守神,神乎神,機兆乎動。機之動,不離其空,此空非常空,乃不空之空。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迎之隨之,以無意之意和之,玄道初成這是第一重境界。

血戰十式

天策府高手李靖自創的十式刀法,由第一式「兩軍對壘」起手,接著「烽芒畢露」、「輕騎突出」、「探囊取物」、「一戰功成」、「批亢搗虛」、「兵無常勢」、「死生存亡」、「強而避之」到第十式「君臨天下」,李靖自言這套刀法最利於在千軍萬馬之中衝殺,若要爭雄江湖或嫌不足,但馳騁於沙場之上,卻是威力無窮,曾悉數教給寇仲跟徐子陵。但是李靖後來修為日高,這套刀法的變化更顯精微,使他穩坐天策府首席高手的寶座。而寇仲在跟宋缺、跋鋒寒試招時,他們兩人對這套刀法的評價也都很高。

天魔大法

陰癸派鎮派絕技。出自天魔策中最精華的天魔訣,乃是魔門兩派六道中陰癸派的鎮派武學,天魔大法以「幻變」為要旨,最厲害處就是能隨心所欲,在任何情況都能傷人,教人防不勝防。天魔大法共分成十八重,但是從創派初祖以降,不曾有人臻達第十八重的境界,而修習天魔大法的女子,絕不可和自己心愛的男子有親密接觸,就連陰后祝玉妍也因為情不自禁與石之軒發生關係,使她天魔大法的進境止於第十七重天。直到婠婠藉由徐子陵的長生訣真氣突破限制,始有傳人練成第十八重的天魔大法。

天魔大法的內功修練著重於十二正經,起於太陰,終於厥陰,任督二脈為主通道,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其行走方向雖可變化多端,但仍有脈絡可尋,是由手之三陰,由臟走手;手之三陽,則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足;足之三陰,從足至腹。修練出的真氣飄忽莫測,似虛還實,至陰至柔又沛然渾厚,在攻入敵手經脈後會使人感到有如撕裂般的痛楚,而且具備收束其他邪氣的功能,婠婠便曾憑此替徐子陵醫治楊虛彥黑手魔功的邪毒。

天魔大法更有「吸納法」,講求以無形之力,盜取對方有實之質,敵人發力愈猛,愈是正中下懷,可以像是個無底黑洞任意吸納敵人攻來的真氣再挪往攻擊其他對手,並以「天魔力場」在方圓一丈內產生出空間凹陷的錯覺,使人無法用力,難受至極點。而婠婠練到第十八重的天魔大法還能使對手有身不由己的感覺,其天魔力場更似活物,變幻萬千。天魔勁場還可任由施展者收窄縮緊,天魔大法中最後與敵偕亡的絕招「玉石俱焚」,便是把天魔勁場不住收縮至一點後,連帶自身精血引爆傷敵,威力以驚人的高速擴散波及達兩丈方圓的空間,祝玉妍全賴這招玉石俱焚,教石之軒不敢妄動,勉強保住邪派八大高手首席的寶座。

天魔大法的招式變化多端,可以搭配不同的武器一同施展,像是藉由天魔飄帶「白雲飄」使出「纖手馭龍」收緊對方雙掌,再不斷以天魔真氣重創敵人,至死方休,飛馬牧場的商鵬、商鶴兩老便飲恨於婠婠這門絕技之下;此外,運用陰癸派鎮派三寶中長只尺二的短刃「天魔雙斬」時,可利用雙斬專破內家真氣的屬性,加上緩快無定,忽前忽後的手法,產生響起尖銳又若有如無的呼嘯聲惑人心神,再將敵手襲殺於刀下。除了使用武器增強威力外,也能混入各種幻術令天魔大法更添玄妙,像是以「天魔音」的尖嘯讓敵手產生不同幻相,在魔音長時間侵襲下,中招者連視線也變得糢糊,天地似若旋轉;或以低吟,使人入耳後若聞天籟迷醉,進而失去抵抗之心。當天魔大法練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後,更有駐顏之功,以絕色容顏和婀娜多姿的舞步「天魔妙舞」、天魔音組成「天魔幻相」,令對手心神搖盪,露出心靈的空隙。被能迷惑感官的天魔大法乘虛入侵,不戰而潰。天魔大法除了單人施展外,也可數人配合使威力更一層樓的功夫,比如有四名元老聯手佈成的天魔陣和聞采婷跟雲霞二老用長劍、鐵環跟雙鉤三種兵器組成陣式,因為佈陣者內勁同源同流,合而匯成仿似天羅地網的勁力場,身在其中如入冰窖,且寒勁不住增加,致令被圍攻者功力大打折扣,更糟是勁力輕重變化萬千,絕難捉摸。

奼女心法

魔門失傳百年的秘技,可在男女交合時傷人於無形,必須藉由銀針刺激穴道來修練,直到陰癸派跟滅情道聯手才讓分散在兩派典籍中的殘篇重聚,由白清兒重新練成這門武功。

不死印法

不死印法是魔門功法變異出來的幻術,是石之軒綜合魔門「花間派」與「補天道」兩派秘傳,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利用陰陽相生,物極必反的原理,通過真氣的快速生死轉換以致幾乎源源不絕而且不會有回不過氣的現象,能夠隨意在生死二氣之間轉變切換。不死印法包括以真氣測敵、知敵、惑敵,奧義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氣的極速轉換來借勁化勁,將別人攻來的真氣(死氣)轉化為生氣,回復自己的氣血,如何將自己的真氣內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