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天氣養生》:季節更替就出現的「若曦病」?
文/犢玫瑰
若曦:「我膝蓋疼得厲害,什麼時候能好?可有什麼止痛的藥?」
李太醫道:「這是『痺症』,因風寒、濕邪、痺阻血脈,致使血脈不通,關節痠痛,嚴重時行走都困難,姑娘久跪於青石地面,又長時間浸於雨中,這幾點病因都合了。」
若曦想了想,倒是聽明白了,就是「風濕」了!
每當季節交替,那些因為關節不適的人數總是瞬間暴增,而這種慢性疾病,不僅傷身,更是帶給患者恍如一輩子般漫長的折磨和痛苦……,而風、寒、濕是關節炎發病的外在因素,然而總結來說,是人體陰陽不平衡、正氣不足,才是造成關節炎發作的真正關鍵!
急性期:施針佐以藥物治療效果快!
針對急性關節炎的治療重點在於緩解疼痛,也就是「消炎」的概念,以宣熱解毒、通經活絡的藥物為主,可以體質服以「當歸捻痛湯」、「白虎桂枝湯」或是「宣痺湯」等方子。
另外,針灸治療則可達到祛風散寒、宣痺止痛的功效,中醫師會在關節周邊的血海、梁丘、陽陵泉、殷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下針,配合溫灸一至兩天,經過兩週療程,配合藥物,有舒緩奇效。
民俗療法更要當心
至於常有患者因為無法忍受疼痛,尋求民俗療法治療,像是:刺絡放血、拔罐等,此舉不但風險高且容易導致發炎加劇、疼痛加倍,更是千萬不可胡亂輕試啊!
◎11/7立冬日,推薦閱讀:《跟著天氣養生》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Corey Se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