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寄青的當頭棒喝】恐懼黑洞的自閉兒
※施寄青最後手稿《夢迴南詔》,2015/08/19 預購、08/26 正式出版!
因禪坐班相識的祖俐告訴我她的故事。她已婚,有一個自閉症兒子,從生下來至今從未離開過她的視線,她幾乎被這個兒子給累垮。這一、兩年,她與一些自閉症的家長組成一個自助團體,輪流照顧,讓彼此有休息的時間。
紫靈的菩薩同意讓我們處理祖俐的問題,我們便約祖俐在一家餐館見面。
祖俐的兒子剛滿七歲,長得眉清目秀,乍見之下,根本看不出是自閉兒。他一見我便十分親熱,當我坐下來時他便往我身上鑽。祖俐看了嘖嘖稱奇,因為自閉症的小孩常不理陌生人,甚至看到陌生人會鬧情緒。
古埃及野蠻人
我們先看祖俐兒子的前世,畫面出現一個野蠻人,他跑到一座壯觀的皇宮附近,紫靈形容的皇宮似乎是古埃及時代的建築物。這個野蠻人很無知,也不知道保護自己,被侍衛抓住關在牢裡。紫靈不懂他為何要自投羅網,因他的穿著打扮與皇宮內外的人大不同,皇宮內外的人大多穿著白袍,中繫腰帶。
宮中走出一個雍容華貴有如王后或女王的女人,她長得非常出色,為侍女所環繞。被抓住的野蠻人痴痴地看著這個王后,原來他是為她的美色所吸引,不顧自身危險潛入宮中。
他被關在牢中,備受凌虐,最後放入競技場中,與另一個體格魁梧的鬥士格鬥。他的體格壯碩,不輸給這位格鬥士,但因他太天真無知,搞不清狀況,三兩下便被對方殺死。
他連還手都不懂,死前悲哀地看著坐在看台上的美麗皇后。那一世,祖俐兒子是那個野蠻人,祖俐是那位王后,格鬥士是祖俐的先生。
沙漠中明亮星空
接下來一世,他們三人仍投胎到埃及,此時祖俐兒子是祖俐和祖俐先生的兒子。祖俐依然是埃及王后,祖俐丈夫是法老王。而祖俐兒子自幼性情溫和,喜歡讀書研究天文,經常一個人獨自面對夜空,他似乎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紫靈問我:「為何他看的夜空星星特別明亮?」
我說:「那是古埃及時代,還沒有光害,星星當然亮,再加上沙漠地區,空氣乾燥,星星會更亮。」
他的父親一直要訓練他成為驍勇善戰的戰士,經常要他駕馬車與他競賽,他只好勉為其難,但他本性實在不好勇。他喜歡鄰國一位金髮公主,但他父母卻另有安排。他因個性柔順,無奈地接受父母的安排。他活得很久,但未繼承王位,他的穿著較像祭司,最後老死以終。
他這世的自閉症似乎與那世他在觀察天象有關,但紫靈不知他到底看到什麼。
孟婆湯其來有自
祖俐兒子在我們吃飯時,不斷鑽到桌底下,不斷地跟我說話,他不斷告訴他父母說:「施老師是我最好的朋友。」
只要他爬到我身上,我便摟抱他。他躲在桌底下時說:「這裡好黑好黑,像宇宙黑洞那麼黑。」
我奇怪地問祖俐說:「他才剛滿六歲,怎知道有宇宙黑洞。」
祖俐卻不意外地說:「現在的小孩早熟,他雖是自閉兒,但他的智商並不低。」
我靈機一動,抱起他來說:「宇宙黑洞很可怕是嗎?」
他點頭說:「好可怕!好可怕!」
我說:「我請菩薩將你這兒關閉起來好嗎?這樣你就不會看到可怕的東西。」我用手指他的眉心。
他點頭說:「好呀!菩薩會把它關起來是嗎?」
紫靈說:「菩薩已經到了,有個佛教的黃色『卍』字,從天下降下來,貼在他的眉心中。」
我在內心感謝菩薩並跟祖俐兒子說:「菩薩已幫你封住了,你以後不會看到可怕的東西了。」
祖俐兒子似乎很高興說:「不用害怕了!不用害怕了!」
我似乎悟到一些事情。自閉症的小孩關閉掉他們與外界的聯繫,為什麼?當然,從生理上也許可以說他們因神經傳導物質出了問題,所以才會自閉。會不會因為他們一出生後,未關閉掉該關閉的機制,導致他們在還未發展出可以表達意思的語言時便看到些有的沒的,這會令他們驚駭萬分,而將所有與外界溝通的機制全部關掉呢?
換言之,人在投胎轉世前要喝孟婆湯的傳說是其來有自的。至少從祖俐兒子的表現看來,似乎是他對所謂的宇宙黑洞,懷有很深的恐懼。由於餐館要打烊,我們便轉移陣地至祖俐家。
母與子的前世緣
祖俐兒子一進屋子便拉著我到他的遊戲間,他最喜歡玩火車。祖俐說他對會轉動的輪子十分著迷,只有轉動的輪子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能稍微安靜些。祖俐也說他從未主動找陌生人去看他的玩具,我是唯一例外。祖俐兒子還給我看有火車圖案的剪紙簿。
祖俐除了兩世是埃及王后外,她還有一世在中國的明朝。她那世是個將軍,奉令去打仗,來到一個村子。村內的壯丁都逃走了,只剩下老弱婦孺,將軍卻叫部屬將全村的人屠殺光,並放火燒村子。
這世她當然有很多冤親債主,活著的親人及無形的,黑壓壓一片。難怪她常感到有的沒的在身邊,她長期承受甚大的精神壓力,靠藥物撐下去。祖俐兒子一天二十四小時不能離開她的視線,只要沒看見她便哭鬧不已,還用頭撞牆。
祖俐兒子與爸爸關係不好,也不理會爸爸,成天纏著母親,也許那世為野蠻人時,將他這世的母親即那世的王后的形象銘刻在意識深處。
過了三個月,我問祖俐:「孩子的狀況是否有改善?」
她告訴我:「我兒子現已能在家獨處,只要知道母親在家即可。以前是母親的視線一刻不能離開他。這算很大的進步了。」
我告訴祖俐:「若想化冤親債主,你們夫婦要多行善迴向給累劫冤親債主,而不必妄想立刻見效。」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dam Ev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