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教養不一樣:嚴冬小小兵「減衣」鍛鍊術

文/犢玫瑰

關於育兒教育,每個國家都有其獨到的見解和看法,作者是一位嫁給日本爸爸的台灣媽媽,在面對文化衝突與不同教育體制的衝擊下,不斷比較、調整對於兒童教育的教養態度的歷程。

身為長期居住在亞熱帶地區的人,大多無法體會日本冬天接近零下的酷寒,而為了不讓孩子因此生病,家長們多半會採取將嬰兒層層包裹成球狀,深怕親愛的孩子有一絲一毫的著涼受凍,但是日本的教育觀念卻認為──給予嬰兒溫度適當的刺激,其實可以提高身體調節溫度的功能。

關於這點,日本小兒科護士是這麼說的:

  • 小嬰兒的腳是散熱的地方,身體會因為濕氣反而變冷,太過極端還是有凍傷的機會。
  • 足部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末梢神經感覺敏銳的地方,刺激腳部也會同時刺激到腦部,這部分較具有說服力。
  • 穿襪子可能會影響到腳趾頭的動作,甚至連帶腿部的發展,外出時還是要穿著襪子保暖,但切記不可太小,以免影響到腳的形狀。
  • 日本教育的觀點是:「身體禦寒力和意志力都是可以訓練的!」或許在不生病的前提下,台灣的爸媽可以考慮偶爾讓孩子「穿短褲」去抵抗風寒,然後培養孩子在各種條件下,適應環境生存吧!

    參考閱讀《日式教養不一樣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Fabiano 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