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馬家輝】魅力大叔的養成術
錯過17歲、27歲、37歲的馬家輝,雖然有點可惜,但不同階段的人都是有不同魅力的。進入大叔時代,以現在的感受,回首不同階段的情感,馬家輝分享如何在感情中,不需要再有煩惱、限制。
大叔戀愛心理學:成熟的魅力與多元觀,感情不會只是二選一
馬家輝自剖性格:一副江湖皮相之下,是藏著怎麼樣的心腸?
早期寫作的基礎,有強烈的策略性──依讀者、市場話題來創作。報紙專欄的內容,以一週為單位的文章主題,就像交朋友一樣,有不同的話題安排,就比較有趣。
當年很在乎的事,因為算計的策略成功,到後來隨心所欲了,不在乎他人看法的轉變,是馬家輝近期最大的轉型──成為大叔後,他希望2015年可以成為小說作家……
馬家輝自剖性格:一副江湖皮相之下,是藏著怎麼樣的心腸?
台灣與香港最大的不同在哪裡?為何香港人總有「焦躁感」?
對於香港人來說,經常有的「毛躁感」、「焦躁感」到底從何而來?台灣人雖然都到台北打拚,或到異地打拚,雖然辛苦,卻有著「根」,對於香港的「失根」感、地小、房小,哪裡都去不了,那種心情浮躁感像是也把自己縮小了一樣……。
◎喜歡以上影片的讀者,歡迎試閱馬家輝作品《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