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菌種與新麵團的權衡拿捏 啟動企業《超速變革》關鍵!
文/邱奕嘉(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最近市面上流行「老麵發酵法」,凡是饅頭、麵包打著這樣的旗號,總是強調以傳統工法、質樸原味取勝,和科技時代、人工培育的化學菌種有所區別。然而實際操作過幾回之後會發現:沒有純粹的老麵食品。發酵過度、酸味極重的老麵團,必須以一定的比例和入新麵粉,在溫度、時間的層層控制之下,才能產生美味的產品。企業界也是如此,在新舊之間的權衡與拿捏、調節與混合,往往才是致勝關鍵。
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下,持續變革與創新一直是企業主關心的議題,也常是經營上的兩難。一方面,企業必須努力耕耘眼前的業務,不能有所怠慢;另一方面,又要針對新興機會,提出新的價值主張與營運模式,及時掌握未來。這兩種經營活動時而有所衝突:前者追求的是效率與穩定,後者追求的是彈性與速度,將兩者放在同一組織,常會造成管理上的矛盾與衝突;若是貿然將兩者獨立管理,又無法形成綜效,造成資源浪費。因此許多管理學者主張,企業應建構雙元組織(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的設計,同時管理現在與未來的經營業務。
這種雙元組織的觀念行之有年,許多管理學者或顧問,也針對雙元組織的實際運作提出許多想法與建議,但往往較偏向管理與組織運作面,對於如何加速新事業發展與啟動變革,始終缺乏一針見血的建議。掌握新機會是啟動變革的核心,也是企業救亡圖存的關鍵。缺乏此核心,變革不僅無法帶來轉機,甚至可能造成企業顛覆,或流為眾人望梅止渴的夢。
這樣的缺憾在這本書裡有了新的答案與作法。作者約翰.科特是一個鑽研變革管理的專家,過去曾撰寫許多管理書籍。在這次的新作中,作者除了再次強調雙元組織的重要性,更針對如何掌握新機會來啟動變革,提出了更具體有效的方法。
作者認為透過新事業來推展變革,必須掌握八大關鍵(加速器)。首先,要針對重大機會,創造「急迫感」,藉以吸引組織內部重視此議題,喚醒更多人的支持,並以全新合作的方式,打造一個「領導團隊」,共同建構未來發展的「變革願景與策略行動計劃」,藉此吸引更多的「志願軍」加入;此外,在推動變革之初,必須透過團隊成員的腦力激盪,共同發現與「排除障礙」,以避免組織資源的浪費。而在變革推動之後,若能藉由「創造數個短期成功的案例」,儘可能讓組織內成員看見成效,促使原本無意參與的人,轉向支持,才能使變革「持續加速」,最後也才能在既有組織中,順利「導入變革」,讓組織成功轉型。
此八大關鍵:創造急迫感、建立領導團隊、形成策略願景與行動計劃、志願軍、排除障礙、創造短期成功案例、持續加速、導入變革的實施,更需要在良好的雙營運組織中實施。作者在書中分別提供一個成功與失敗的案例,說明如何在企業組織中展開這八大加速器,並佐證其想法。此外,作者特別強調在上述八大加速器中,又以創造急迫感最為重要。因為組織內的成員常會因為習慣而抗拒改變,也會因為既有管理系統的限制而無法擁抱創新。唯有讓更多人產生急迫感,並聚焦在重大機會上,而非僅是願景的建構,變革才有可能成功。因為所謂的願景,往往是公司內各單位群體對未來的期待,這中間會有喜歡的部分,當然也會有抗拒的部分,使得最後的願景,往往是組織內各單位群體零和競爭的結果;相反的,機會往往會為公司帶來新的曙光,它能引導眾人跳脫組織內部競爭的框架,進一步將零和的競爭,化為眾人對未來的期待與努力。這種以機會為基礎的願景才是變革過程所需要的!
豐富的案例說明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作者更於書中提供 FAQ(問與答),解答常見的相關問題,書中的附錄更提供了不同評估構面,指引讀者評量公司的最佳實務與營運狀況,判斷是否該進行改變。這樣的設計,讓本書既能傳遞創新知識,也能成為公司內部變革管理的工具書。
變革的時代需要有效的工具,透過雙營運組織系統與八大加速器的設立,讓企業可以在既有組織中注入活水,加速變革的推動,也可以進一步協助經理人在擁抱現在與掌握未來中,取得正向的平衡。深耕本業是老菌種,追求創新是新麵團,唯有嘗試融合兩者,企業變革才能雙贏。